辉达娱乐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产品展示 >

美联储最担忧的事实:黄金才是真正货币,美元仅是泡沫?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 11:50 点击次数:116

黄金与美元:一场持续百年的货币战争

1933年的春天,美国经济深陷大萧条的泥潭,银行接连倒闭,失业率飙升,整个社会笼罩在恐慌之中。

就在这样的背景下,新上任的总统罗斯福做了一件让全美震惊的事——他下令没收民众的黄金。

“所有美国公民必须在5月1日前,按每盎司20.67美元的价格,把黄金卖给政府。”这条行政令一出,许多人愤怒又无奈。

有人偷偷把金币藏进地板下,有人连夜逃往国外,更多人只能眼睁睁看着祖传的金条被政府低价收走。

从金银复本位到金本位:货币体系的第一次崩塌

美国建国之初,货币体系建立在金银复本位之上。

1792年的《铸币法案》规定,1美元等于1.6克黄金或24克白银。

但问题很快浮现——当市场上金银比价波动时,人们会囤积更值钱的金属,导致劣币充斥市场。

1897年,美国终于放弃复本位,转向纯粹的金本位制,1盎司黄金固定兑换20.67美元。

这一制度看似稳固,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动摇。

各国为筹措军费疯狂印钞,黄金储备迅速流失。

1929年大萧条爆发后,美国金本位制彻底崩溃。

罗斯福的“黄金大劫案”:先没收,再贬值

1933年,罗斯福政府以“拯救经济”为由,强制收购民间黄金,短短几个月内,美国国库黄金储备暴涨。

紧接着,政府宣布美元贬值——黄金官价从20.67美元/盎司上调至35美元。

这一操作堪称金融史上的经典“收割”:先以低价强制收购黄金,再让美元贬值,相当于变相赖账。

当时许多债券合同里还有“黄金条款”,规定债务必须用黄金偿还。

政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立法废除了这些条款。

愤怒的债权人把政府告上最高法院,但最终以5:4的微弱差距败诉。

布雷顿森林体系:美元称霸世界的开始

二战后,美国凭借全球75%的黄金储备,在1944年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。

这套规则简单粗暴:美元与黄金挂钩(35美元/盎司),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。

最初几年,这个体系运转良好。

但随着欧洲日本经济复苏,美国贸易逆差扩大,海外美元越来越多。

到1971年,外国持有的美元已是美国黄金储备的4倍。

法国总统戴高乐甚至派军舰运走大批黄金,公开挑战美元霸权。

尼克松的“违约”:黄金时代的终结

1971年8月15日,尼克松突然宣布关闭“黄金窗口”,拒绝外国用美元兑换黄金。

这个消息让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,史称“尼克松冲击”。

一位华尔街交易员回忆道:“那天交易厅里电话响个不停,所有人都在喊‘美元完了’。”果然,到1980年,金价飙升至850美元/盎司,比官方定价暴涨了23倍。

黄金的复仇?现代金融的诡异轮回

如今,黄金早已退出货币舞台,但它的幽灵从未消失。

2008年金融危机时,金价一年暴涨40%;2020年疫情爆发,黄金再创历史新高。

更耐人寻味的是,美国犹他州在2011年将金银币重新定为法定货币,其他州纷纷效仿。

“这就像一场持续百年的货币战争。”经济学家马克·钱德勒分析道,“每当人们对纸币失去信心,黄金就会卷土重来。”或许正如巴菲特所说:“黄金从地里挖出来,熔成块,再埋回地下——但它永远让人类着魔。”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