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产品展示 >

中国为何拒售歼-10C?只因不能砸了巴铁打出的国际声誉,更不能沦为西方活靶子!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0:23 点击次数:124

今年六月的天空,对伊朗来说,简直是血色的。以色列的战机就像逛自家后花园一样,轻松惬意地就把伊朗的防空网捅成了个大窟窿。短短12天,伊朗空军眼睁睁看着近50架主力战机变成了一堆堆燃烧的废铁,整个战斗力瞬间蒸发了三成。

这脸打得是真疼。被剃了半个光头的德黑兰,急得满头是汗,赶紧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东方。他们看上了一款新晋“网红”——在印巴冲突里把“阵风”战斗机打得满地找牙的中国歼-10C。这笔生意,怎么看都是雪中送炭,可怪就怪在,送炭的上门了,开门的却摆了摆手,一脸的“这事儿难办”。

一个急着掏钱续命,一个却捏着宝贝不肯卖。这背后的弯弯绕绕,比战场上的导弹轨迹可复杂多了。

神机也怕猪队友

中方心里那本账,算得比谁都清楚。现代空战早就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了,不是说你买了几架好飞机就能翻盘的。如果伊朗只是想弄几架歼-10C回去“堵枪眼”,那结果只有一个:刚出炉的先进战机,转头就成了以色列飞行员的功勋章。

巴基斯坦空军的成功,早就不是什么秘密。今年,巴铁老哥们开着歼-10CE,挂着霹雳-15E远程导弹,一口气干下来8架印度战机,其中还包括4架宝贝得不行的法制“阵风”。这战绩,亮眼不?但关键是,这不是歼-10C一架飞机的功劳。

巴基斯坦玩的是一套“豪华套餐”,一套被外界称为“中式杀伤链”的完整体系。天上有ZDK-03预警机当“天眼”,几百公里外就把敌人瞅得一清二楚;看不见的数据链就像神经网络,把目标信息“biu”一下就传给了歼-10C。这时候的歼-10C,就像个潜行的刺客,自己雷达都不用开,闷声不响地就把导弹射出去了。

你再回头看看伊朗的家底,那叫一个“四世同堂”。几十年前的美制F-14“雄猫”还在天上晃悠,零件全靠从报废机上拆;跟俄罗斯订的50架苏-35,因为俄乌那边打得火热,磨磨蹭蹭到夏天也就给了4架。这些来自五湖四海、不同年代的装备,连最基本的“加个微信好友”都做不到,信息都不能共享,怎么跟歼-10C打配合?

这门漏风太严重

中国专家早就把话挑明了:没有预警机、数据链、地面雷达网这些东西捧着,单枪匹马的歼-10C去撞以色列的F-35I,赢面连一成都不到。中国可不想自己刚在巴基斯坦打出金字招牌的“猛龙”,转眼就在伊朗成了人家F-35的“活靶子”。这丢的不仅是生意,更是国家的脸面。

战场上的失败还只是面子问题,更让中方头皮发麻的,是伊朗家里那扇关不上的门——泄密风险。以色列情报机构“摩萨德”对伊朗的渗透,已经到了匪夷所си的地步。伊朗前情报部长都公开承认,“摩萨德的间谍无处不在”,这话一点水分都没有。

过去一年半,伊朗四个总统、外长级别的高官说没就没了。最离谱的是,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,在自己卧室里被炸死了!事后一查,摩萨德不光在德黑兰附近建了无人机基地,还把伊朗防空系统的坐标都给改了。更别提2018年,人家只用6个小时,就把伊朗数万页的核计划档案从绝密仓库里打包带走。

就这种筛子一样的防范水平,谁敢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交给你?歼-10C的出口版虽然会做些技术处理,但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代码、霹雳-15E导弹的核心参数,那可都是中国空军压箱底的宝贝。这些东西一旦通过伊朗这个“漏勺”到了以色列手里,那伊朗买回去的战机立马就成了睁眼瞎,更要命的是,中国后续的国防安全都会受到巨大威胁。

既要又要的拧巴心态

把宝刀交给一个连家门都看不住的主儿,这不是引火烧身是什么?想明白这点,中国的小心谨慎就完全可以理解了。这已经不是一笔简单的军火买卖,而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战略决策。

更让这笔交易谈不下去的,是伊朗自己那副拧巴纠结的心态。他们一方面急得火烧眉毛,另一方面又打心眼里瞧不上中国武器,总觉得是“便宜货”。在他们骨子里,还是更喜欢苏-35那种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的重型大家伙,觉得那才配得上自己“中东霸主”的雄心。

这种矛盾,直接就反映在了采购数量上。一开始画的饼是150架,到了2016年空军司令来中国访问时,缩水成了100架,现在更是少得可怜,变成了40架,最新的说法甚至是“要不先买10架试试水?”。这种买根葱都要掰开看看的架势,把他们的纠结暴露无遗。

在他们看来,歼-10C可能连以色列的F-16I和F-15I都够呛,更别提F-35I了。他们真正想要的,是苏-57或者歼-35那样的五代机,可那些都是镜花水月。这种眼高手低的心态,让中方也觉得有点“带不动”。伊朗似乎还没搞懂,现代战争,打的是一个“体系”,而不是某个装备的“型号”。

笔者以为

中国的军售,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种“卖菜刀”的模式了。现在中国要输出的,是一整套“作战方案”和“胜利方法论”。这既是对客户负责,更是对自己呕心沥血研发出的技术和国家声誉的保护。

面对伊朗这个情况特殊、心思又复杂的客户,中国的“拒绝”,看似不近人情,实则是一种清醒到极致的理性。如果不能保证自己的产品打出应有的威风,反而可能成为别人战功簿上一个轻飘飘的数字,那这笔钱,不赚也罢。

对伊朗来说,现在真正需要升级的,或许不是武器库里的飞机型号,而是决策者脑子里陈旧的战争观念。否则,就算今天磕磕绊绊买到了歼-10C,明天,恐怕也还是会重演被动挨打的悲剧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