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产品展示 >

门槛专挑老年人,55岁以下免进,央视揭秘惊人内幕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20:25 点击次数:160

你有没有想过,现在骗子拉人进群,还得先看身份证?不是开玩笑,他们真搞起了“年龄筛选”——55岁以下,免谈。

这事儿听着荒唐,但背后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“围猎”。最近央视曝光了一个叫“国科优选”的组织,打着“科技养老”的旗号,在全国600多个城市布下天罗地网,专盯中老年人下手。他们的门店开在社区门口、公园边上,门口一张“免费领鸡蛋”的海报,像磁铁一样把老人吸进来。

你以为是占便宜?其实从你伸手拿鸡蛋那一刻起,就已经进了他们的剧本。

这些门店不卖货,也不宣传产品,只干一件事:拉人进群。但进群可不容易,比办银行卡还严格——实名认证、填资料、拍照验年龄,一道道关卡下来,目的只有一个:把年轻人挡在外面。

为什么非得55岁以上?因为骗子清楚得很:这个年龄段的人,对智能手机半懂不懂,既渴望融入数字生活,又缺乏辨别能力。他们信任“面对面”的交流,也更容易被“专属福利”“限时抢购”这样的词牵着走。

进了群,真正的戏才开始。没有实物展示,没有产品测评,直播间里只有一个主播滔滔不绝地吹——一盒普通益生菌,能治肠胃、抗幽门螺杆菌,甚至还能延年益寿。说得比三甲医院的专家还权威。

直播一结束,群里立刻弹出购买链接。“只剩最后50单!”“家人专享价,错过今天再等一年!”封闭的微信群像一个情绪发酵池,看到别人都在下单,老人心里一慌,生怕自己落后,赶紧跟着买。

上海的王女士就是这样,花了好几百块买了10盒“神药”,满心欢喜带回家给子女补身体。结果呢?换来一句冷冰冰的:“这东西哪买的?不敢吃。”她委屈得说不出话——自己一片好心,怎么就成了家里的“麻烦制造者”?

可更狠的还在后头。等她意识到不对劲,想找证据维权时,发现直播回放没了,群里宣传记录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。线下门店呢?店员两手一摊:“我们只负责发链接,直播是总部的事。”至于总部在哪?没人知道。

执法部门查起来也头疼。门店有执照,产品有许可,支付走正规渠道,每个环节都“合法”,可合在一起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。最后只能罚两万了事,对骗子来说,不过是九牛一毛。

这种模式最可怕的地方,是它像病毒一样可复制。私域直播+年龄筛选+封闭社群+即时清痕,整套流程设计得滴水不漏,专门钻监管的空子。而现在,类似的组织已经发展出上千个经销商,正悄悄向更多城市渗透。

我们总说要教老人防骗,可当骗局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,光靠一个人提醒够吗?

平台不能只盯着流量赚钱。微信、抖音这些社交工具,是不是该对频繁拉中老年人进群、搞封闭营销的行为打个问号?监管部门也得跟上节奏,不能还用十年前的思路去管今天的数字骗局。

社区可以多办点“数字安全课”,用老人听得懂的话讲清楚:凡是吹“包治百病”的,基本是坑;凡是非要加私密群才能买的,十有八九有问题。

但最重要的,还是家人的陪伴。很多老人被骗,不是笨,是孤独。他们想参与孩子的世界,却找不到入口,只能在陌生的直播间里寻找认同感。如果我们平时多问问爸妈手机里在看什么,多陪他们聊聊新玩意儿,也许就能早一步拦住那些藏在屏幕背后的镰刀。

技术本无善恶,可一旦被用来精准收割信任,就成了最锋利的刀。当“私域流量”变成“私域诈骗”,我们才意识到:真正的数字鸿沟,从来不是会不会用手机,而是有没有人愿意牵着你,一起走过这片陌生的森林。

下次你妈问你“这个群能进吗”,别不耐烦。那可能不是她想省钱,而是她在努力靠近你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