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辉达娱乐介绍 >

开1200公里去排长儿子参军宴,送礼6万,到家发现纸条:看看后备箱

发布日期:2025-07-26 02:26 点击次数:53

声明: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,部分细节和对话经过艺术加工处理。

"你疯了吗?1200公里!为了一个参军宴?"妻子张丽萍的声音在凌晨三点的客厅里格外刺耳。

"老李救过我的命!"陈国强攥紧手中的红包,"六万块钱,我必须亲手送到。"

"开车十几个小时,你这把年纪..."

"别说了!"陈国强摔门而出,"有些情,一辈子都还不清。"

引擎轰鸣声划破夜空。张丽萍在窗前看着尾灯消失,心里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。她永远想不到,这趟千里之行,会让陈国强见到他这辈子最难以置信的一幕。

十八个小时后,当陈国强拖着疲惫的身体推开家门时,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了原地。

凌晨三点十五分,陈国强的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。屏幕亮起的瞬间,"老李"两个字让他瞬间清醒。

"国强,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。"电话那头,李建军的声音带着几分激动,"我儿子李小军要去当兵了,后天办参军宴,你能来吗?"

陈国强一个翻身坐起来,"什么?小军要当兵?"

"对啊,刚接到通知,武警部队要他。孩子从小就有军人梦,这次终于圆了。"李建军顿了顿,"我知道你忙,但是..."

"我去!"陈国强不假思索地说,"必须去!"

"可是从你那边到我们这里,得有一千多公里呢。"

"再远我也要去。当年要不是你,我早就没命了。小军当兵这么大的事,我不到场怎么行?"

挂了电话,陈国强看了看时间,心里开始盘算。从省城到李建军老家的小镇,确实有1200公里的路程。如果现在出发,开车需要十几个小时,正好能赶上后天的宴席。

"你要去哪里?"张丽萍被电话声吵醒,迷迷糊糊地问。

"老李家,他儿子要当兵办宴席。"陈国强已经开始翻衣柜找衣服。

"你疯了吗?1200公里!为了一个参军宴?"张丽萍彻底清醒了,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。

"老李救过我的命!"陈国强的语气异常坚决。

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。陈国强刚入伍不久,在一次山地训练中失足滑下悬崖,是排长李建军冒着生命危险把他救上来的。那一刻,陈国强差点就没命了。

"可是你开车十几个小时,路上多危险啊!再说,人家办宴席,随个份子钱意思意思就行了,你至于这样吗?"

陈国强停下手中的动作,转过身看着妻子,"丽萍,有些事情你不懂。当年在部队,老李不只是我的排长,更是我的救命恩人。他对我们这些兵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。现在他儿子要当兵了,这是多大的喜事?我不去,良心上过不去。"

"那你也不用连夜开车啊,坐飞机不行吗?"

"机票太贵了,而且还要转机,时间也不好控制。开车虽然辛苦点,但胜在自由,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。"

说着,陈国强走到床头柜前,拉开抽屉,取出一个厚厚的信封。张丽萍眼尖,一眼就看出那是现金。

"你准备了多少钱?"

"六万。"陈国强的语气很平静,仿佛这只是个普通的数字。

"什么?六万?你疯了吗?"张丽萍的声音都变了调,"一个参军宴,你送六万?咱们家一年也就挣个十几万,你一下子就送出去一半?"

"老李的恩情,六万块钱算什么?"陈国强把信封塞进内衣口袋,"当年要不是他,我连命都没了,还能有今天这个家?还能有我们的小强?"

"可是人家也不差钱啊,李建军现在在镇上开超市,日子过得挺好的。你送这么多,人家会怎么想?"

"我不管别人怎么想,我只知道我应该怎么做。"陈国强已经穿好了衣服,"老李当年救我的时候,可没想过我能给他什么回报。现在轮到我表态了,六万块钱,我心甘情愿。"

"那你也不能连夜就走啊,至少等天亮了再说。"

"不行,现在就走。路上要开十几个小时,中间还得休息,如果现在不走,就赶不上明天的宴席了。"

陈国强说着已经往外走,张丽萍赶紧跟上,"那我陪你一起去。"

"不用,你在家看着小强。这趟路太远了,你跟着受罪。"

"国强,我求你了,别这么冲动行吗?六万块钱不是小数目,你就算要送,也不用送这么多啊。"

陈国强停下脚步,回头看着妻子,眼中满是坚定,"丽萍,你记住,有些恩情是用钱买不来的,也是用钱还不清的。但是该做的,一分都不能少。老李救了我的命,现在他儿子要当兵了,这是他们家最光荣的时刻,我必须到场,而且必须拿出诚意来。"

"别说了!"陈国强最终还是摔门而出,"有些情,一辈子都还不清。"

车库里,陈国强发动了自己那辆开了八年的桑塔纳。虽然车子有些年头了,但保养得不错,跑长途应该没问题。他又检查了一遍轮胎和机油,确认一切正常后,开车驶出了小区。

夜深人静的街道上几乎没有车辆,路灯孤零零地照着空旷的马路。陈国强握着方向盘,心情既紧张又兴奋。紧张的是这么远的路程,兴奋的是马上就能见到老李了。

高速公路上,陈国强独自一人开着车,收音机里播放着深夜节目。主持人的声音很温柔,正在讲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。陈国强听着,不由得想起了和李建军在部队的那些日子。

那是1998年,陈国强刚满十八岁,刚刚入伍。李建军比他大五岁,是他们连队的排长。初入军营的陈国强什么都不懂,训练跟不上,生活不适应,好几次都想要退伍回家。

是李建军,一次次地找他谈话,鼓励他,帮助他。训练的时候,别的排长都在树荫下乘凉,只有李建军陪着战士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。吃饭的时候,李建军总是让战士们先吃,自己最后一个上桌。

"小陈,当兵不容易,但是当了兵,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了。"李建军总是这样对他说,"部队是个大熔炉,能把你身上的杂质都炼掉,留下的都是精华。"

最难忘的是那次山地训练。那是陈国强入伍的第三个月,部队组织野外拉练。在攀爬一处陡峭的山坡时,陈国强脚下一滑,整个人向悬崖下跌去。就在千钧一发之际,李建军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。

"抓紧我!"李建军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格外有力。

那一刻,陈国强清楚地看到,李建军的另一只手紧紧抓着一块突出的岩石,整个人的重量都压在那只手上。而他的脸,因为用力过度已经涨得通红。

"排长,你松手吧,我太重了,你会掉下去的!"陈国强当时就哭了。

"放屁!我是你排长,保护你们是我的职责!"李建军咬着牙,一点一点地把陈国强往上拉,"你记住,在部队里,我们是兄弟,兄弟就要一起回家!"

最终,在其他战友的帮助下,两人都安全地回到了山顶。但是李建军的手已经被岩石磨破了皮,鲜血直流。

"排长,对不起,都是因为我..."陈国强当时愧疚得不行。

"傻小子,说什么对不起?这算什么?以后你有出息了,可别忘了你排长就行。"李建军笑着拍拍他的肩膀,"记住,无论走到哪里,我们都是兄弟。"

想起这些往事,陈国强的眼眶有些湿润。二十年过去了,李建军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。退伍后,两人虽然天各一方,但每年过年都会通个电话,聊聊各自的近况。李建军知道陈国强在省城做建筑生意,日子过得还不错。陈国强也知道李建军退伍后回到老家,开了个小超市,娶了个当地的姑娘,生了个儿子叫李小军。

这些年来,陈国强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报答李建军,但李建军总是说,战友之间不需要这些。今天听说李小军要当兵了,陈国强终于找到了表达心意的机会。

凌晨五点,天还没亮,陈国强已经开了两个小时的车。困意开始袭来,他决定在下一个服务区休息一下。

服务区里灯火通明,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里还有几个客人。陈国强买了一杯咖啡和一些小食品,坐在休息区里稍作休整。

"兄弟,这么早就上路啊?"旁边一个开货车的师傅主动搭话。

"嗯,要去朋友家办事。"陈国强喝了一口咖啡,苦涩的味道让他精神了一些。

"跑长途吧?看你这样子得开不少路。"

"1200公里。"

货车师傅吃了一惊,"这么远?什么事这么急?"

陈国强想了想,说:"老战友的儿子要当兵,办参军宴。"

"哦,那确实得去。当兵是好事,尤其是现在,部队待遇越来越好了。"货车师傅点点头,"不过你这一个人开车,路上小心点。1200公里可不是闹着玩的,得开十几个小时呢。"

"没事,我年轻的时候也开过长途。"陈国强看了看时间,"再休息十分钟就继续走,争取中午能到。"

"那你可得注意安全,困了就找地方休息,千万别硬撑。"

告别了货车师傅,陈国强重新上路。天渐渐亮了,高速公路上的车辆也多了起来。陈国强开着车,心情却越来越激动。再有七八个小时,就能见到老李了。

上午十点,陈国强又在一个服务区停下来休息。这次是因为困得实在不行了,必须睡一会儿。他把座椅放倒,闭上眼睛小憩。

梦里,他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部队。李建军还是那个年轻的排长,总是笑呵呵的,对每个战士都很关心。梦里的李小军也出现了,那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,长得很像年轻时的李建军,浓眉大眼,很有精神。

"小军要当兵了。"梦里的李建军对他说,"你说,我是不是该高兴?"

"当然该高兴,当兵是件光荣的事。"梦里的陈国强回答。

"可是我又舍不得,他才十八岁,还是个孩子呢。"

"排长,你忘了?当年我们入伍的时候,不也是十八岁吗?部队能锻炼人,小军去了部队,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。"

梦里的李建军笑了,"你说得对,当兵能让人成长。我就是希望小军能像你一样,在部队里学到真本事。"

陈国强被手机闹钟吵醒,看了看时间,已经睡了一个小时。他赶紧洗了把脸,又买了点东西吃,然后继续上路。

下午两点,经过十一个小时的长途跋涉,陈国强终于到达了李建军所在的小镇。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小镇,街道不宽,但很干净。镇上的建筑不高,大多是两三层的小楼,显得很安静祥和。

按照李建军给的地址,陈国强很快找到了他家的超市。超市不大,但商品挺齐全的,门口还停着几辆自行车和电动车,看起来生意不错。

"老李!"陈国强推开超市的门,大声喊道。

正在收银台后面忙活的李建军听到声音,抬起头来。当他看到陈国强的时候,整个人愣住了,手里的算盘都掉在了地上。

"国强?你...你怎么来了?"李建军的声音都有些颤抖。

"我说了要来,就一定会来。"陈国强走过去,和李建军紧紧拥抱在一起。

二十年没见,李建军明显老了不少。头发已经花白,脸上也有了皱纹,但那双眼睛还是和当年一样,透着诚恳和善良。

"你这个傻小子,真的开车来了?1200公里啊!"李建军拍着陈国强的后背,眼眶有些湿润。

"当年你救我的时候,可没有考虑过危险。现在小军要当兵了,我不来怎么行?"

"你这...你这让我说什么好?"李建军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。

这时,从里屋走出来一个中年妇女,应该是李建军的妻子。还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,长得确实很像李建军,应该就是李小军了。

"这是我爱人刘梅,这是小军。"李建军给大家介绍,"这就是我经常跟你们提起的陈国强,我在部队时的兄弟。"

"陈叔叔好!"李小军很有礼貌地打招呼。

"小军,叔叔看看你。"陈国强仔细打量着李小军,越看越高兴,"好小伙子!长得真像你爸年轻的时候。要去哪个部队?"

"武警总队。"李小军挺直了腰板,很自豪的样子。

"好!武警部队是个好地方,能学到真本事。"陈国强拍拍李小军的肩膀,"到了部队要好好干,给你爸争光,也给我们这些老兵争光。"

"陈叔叔,我一定会的!"

李建军在一旁看着,眼中满是欣慰。他拉着陈国强的手说:"国强,你能来,我真的太高兴了。这些年我经常想起部队的那些日子,想起咱们那些兄弟。"

"我也是啊,老李。每年过年给你打电话,总感觉不够。今天终于见面了,咱们得好好聊聊。"

"那当然,今天晚上你就住我家,咱们兄弟俩喝个痛快。明天的宴席,你是最重要的客人。"

陈国强从内衣口袋里掏出那个厚厚的信封,"老李,这是我的一点心意,给小军的。"

李建军接过信封,掂了掂,脸色顿时变了,"国强,这是多少钱?"

"不多,六万块钱。"陈国强说得很轻松,"小军当兵是大喜事,我这个当叔叔的表示表示心意。"

"什么?六万?"李建军的声音都变了调,"国强,你这是干什么?太多了,我不能要。"

"老李,你别跟我客气。当年你救了我的命,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。现在小军要当兵了,这是你们家最光荣的时刻,我必须表示心意。"

"可是六万块钱,太多了啊!"李建军想把信封还给陈国强,但陈国强坚决不接。

"老李,你要是不收,就是看不起我这个兄弟。当年你救我的时候,可没跟我讲价钱。"

刘梅在一旁听着,也是满脸震惊。她知道丈夫在部队时有个救命之交的兄弟,但没想到这个兄弟竟然这么重情重义,为了一个参军宴开车1200公里赶来,还带来六万块钱的礼金。

"爸,陈叔叔的心意你就收下吧。"李小军懂事地说,"我会记住陈叔叔的恩情的,到了部队一定好好干。"

最终,李建军还是收下了那个信封,但眼中满含着泪水。他紧紧握着陈国强的手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
当天傍晚,李建军在自己家里摆了一桌酒菜,为陈国强接风洗尘。桌上的菜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,但都是李建军和刘梅亲手做的,很有家常味道。

"来,国强,尝尝我媳妇的手艺。"李建军给陈国强夹菜,"她做的红烧肉最拿手了。"

"嫂子的手艺真不错。"陈国强吃了一口,连连点头,"比我家那位做得还好呢。"

"你少拍马屁。"刘梅笑着说,"老李天天念叨你,说你现在做生意发了财,我还想着你肯定很忙,没想到真的来了。"

"做生意是做点小生意,发财谈不上。但是老李的事,再忙我也要来。"陈国强举起酒杯,"来,咱们为小军当兵干一杯。"

"干杯!"

三个男人碰杯,一饮而尽。酒是李建军珍藏的五粮液,平时舍不得喝,今天为了招待陈国强特意拿出来的。

"爸,陈叔叔,我也想喝点。"李小军看着大人们喝酒,也有些心痒。

"去去去,小孩子喝什么酒?"李建军瞪了儿子一眼,"等你从部队回来,再陪叔叔喝。"

"那可说好了,我退伍回来,陈叔叔一定要来。"李小军认真地说。

"好,叔叔答应你。"陈国强很喜欢这个孩子,"不过你要记住,到了部队要听班长的话,要团结战友,要刻苦训练。当兵不是去享福的,是去锻炼的。"

"我知道,我爸从小就这样教育我。"

李建军听了很欣慰,"小军从小就想当兵,看军事节目,读军事杂志,对部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。这次能被武警部队选中,他高兴坏了。"

"那就好,有了理想和目标,在部队就能吃得了苦。"陈国强想起自己当年的情况,"我当年入伍的时候,什么都不懂,要不是你爸照顾,早就熬不下去了。"

"国强,你就别提当年的事了。"李建军有些不好意思,"那是我应该做的。"

"应该做的?老李,你救我的时候,差点自己掉下悬崖,这叫应该做的?"陈国强的语气很激动,"要不是你,我早就没命了,哪还有今天的一切?"

"好了好了,都过去这么多年了,还提这些干什么?"李建军赶紧转移话题,"来,咱们喝酒。对了,你现在的生意怎么样?"

"还行吧,在省城承包一些建筑工程,一年能挣个十几万。"陈国强说得很谦虚,"比起以前打工强多了。"

"那就好,你有本事,肯定能发财。"

"什么发财不发财的,够花就行。"陈国强看了看李建军家的情况,"你们这小日子过得也不错啊,超市生意怎么样?"

"还行,镇上就这么几家超市,生意还算稳定。一年下来,除去各种费用,也能剩个七八万。"李建军很满足的样子,"够一家人生活了。"

三个男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,从部队聊到现在的生活,从工作聊到家庭。刘梅在一旁听着,偶尔插几句话,气氛很融洽。

"对了,明天的宴席安排得怎么样?"陈国强问。

"就在镇上的饭店办,请了亲戚朋友和一些老战友。"李建军说,"本来想简单办办就行了,但小军说一定要办得隆重点,让大家都知道他要去当兵了。"

"应该的,当兵是光荣的事,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办。"陈国强很赞同,"我们那个年代,谁家有孩子当兵,全村都要放鞭炮庆祝。"

"是啊,现在虽然当兵的人多了,但能被选上的还是不容易。小军这孩子从小身体就好,学习成绩也不错,这次体检和政审都很顺利。"李建军说起儿子,满脸自豪。

喝到半夜,陈国强已经有些醉了。这一天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,又喝了不少酒,实在是累坏了。李建军安排他在客房休息,自己也早早睡下了。

第二天一早,陈国强就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了。原来是李建军在院子里放鞭炮,庆祝儿子即将入伍。

"老李,这么早就放鞭炮?"陈国强穿着睡衣走出来。

"按我们这里的习俗,参军宴当天要放鞭炮,图个吉利。"李建军很兴奋的样子,"今天是小军最重要的日子。"

"那我也放几挂。"陈国强也很兴奋,"庆祝小军当兵。"

两个老战友在院子里放鞭炮,声音传遍了整个小镇。邻居们都知道李家今天办参军宴,纷纷出来道贺。

"老李,恭喜啊,小军有出息了。"

"是啊,当兵多光荣,将来前途无量。"

"小军这孩子从小就懂事,到了部队肯定能干出个样子来。"

听着邻居们的恭维话,李建军心里美滋滋的。刘梅也是满面春风,忙着准备今天的事情。

上午十点,宴席正式开始。镇上最大的饭店里张灯结彩,门口拉着横幅:"热烈庆祝李小军光荣参军"。

陈国强穿着特意带来的西装,跟着李建军一起迎接客人。来的人不少,有李建军的亲戚朋友,有超市的老客户,还有几个当年的老战友。

"老李,这位是?"一个客人看到陈国强,有些疑惑。

"这是我在部队时的战友,特意从省城赶来的。"李建军介绍说,"开车1200公里,就为了参加小军的参军宴。"

"什么?1200公里?"客人们都很吃惊,"这得多好的关系啊?"

"当年在部队,我们是生死兄弟。"李建军的语气很自豪,"真正的生死兄弟。"

陈国强在一旁听着,心里也很感动。他知道李建军这样介绍自己,是在告诉大家,他们的友谊有多深厚。

宴席开始后,李建军带着李小军给大家敬酒。小伙子穿着一身新军装(虽然还没正式入伍,但已经提前买了),看起来很精神。

"各位叔叔阿姨,谢谢大家来参加我的参军宴。"李小军举着酒杯,很礼貌地说,"我会在部队好好干,不辜负大家的期望。"

"好!"客人们纷纷鼓掌。

轮到陈国强讲话的时候,他站起来,举起酒杯说:"各位,我是李建军的老战友,从省城开车1200公里赶来,就是为了见证小军这个光荣的时刻。小军,叔叔希望你到了部队能像你爸当年一样,做一个好兵,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。"

"谢谢陈叔叔!"李小军很激动。

陈国强接着说:"老李是我见过最好的排长,也是最好的兄弟。他当年救过我的命,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。今天小军要当兵了,我相信他一定能继承他爸的光荣传统,在部队里干出一番事业来。"

说完,陈国强掏出那个装着六万块钱的信封,当着所有人的面递给李小军。

"小军,这是叔叔的一点心意,你拿着。"

李小军接过信封,感受到里面厚厚的现金,有些不知所措。李建军在一旁说:"小军,这是陈叔叔的心意,你要好好保存,记住陈叔叔的恩情。"

"陈叔叔,谢谢您!"李小军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
客人们看到这一幕,都很感动。能为了一个参军宴开车1200公里赶来,还送上这么厚的礼金,这样的战友情真是难得。

宴席进行得很顺利,大家吃得开心,聊得也开心。陈国强和几个老战友坐在一起,回忆着当年在部队的生活。

"老陈,你还记得当年那次野外训练吗?"一个老战友说,"你差点掉下悬崖,要不是老李救你,后果不堪设想。"

"能不记得吗?那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事。"陈国强看了看李建军,"老李当时为了救我,自己也差点出事。"

"那时候咱们都年轻,什么都不怕。"另一个老战友感叹,"现在想想,真是不容易啊。"

"是啊,年轻真好。"李建军也有些感慨,"现在咱们都老了,孩子们要接班了。"

"小军这孩子不错,肯定能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。"老战友们都很看好李小军。

宴席一直持续到下午三点才结束。客人们陆续离开,都对这次参军宴赞不绝口。特别是陈国强的出现,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。

"老李真是有福气,有这样的战友。"

"是啊,1200公里说来就来,这样的朋友哪里找?"

"人家送的礼金也不少,看那个信封就知道。"

送走最后一批客人,李建军一家和陈国强回到家里。大家都有些累了,但心情都很好。

"国强,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。"李建军握着陈国强的手,"你的到来,让小军的参军宴增色不少。"

"咱们兄弟说什么谢谢?应该的。"陈国强也很满足,"看到小军这么有出息,我也替你高兴。"

"陈叔叔,我会记住您今天的话,到了部队一定好好干。"李小军很认真地说。

"好孩子,叔叔等着你的好消息。"

傍晚,陈国强准备启程回家了。虽然李建军一再挽留,让他多住几天,但陈国强考虑到家里还有生意要处理,决定连夜赶路。

"路上小心,到家了给我打电话。"李建军叮嘱着。

"放心吧,我开车很小心的。"陈国强上了车,摇下车窗,"老李,有空到省城来玩,我带你去看看大城市的繁华。"

"好,等小军当兵走了,我就去找你。"

"小军,记住叔叔的话,到了部队要争气。"

"我会的,陈叔叔!"

车子发动了,陈国强挥手告别。李建军一家三口站在门口,看着车子渐渐远去,直到完全看不见了才回屋。

夜深了,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。陈国强独自开着车,心情很好。这次的千里之行很成功,不仅见到了老战友,还参加了小军的参军宴,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。

凌晨两点,陈国强终于回到了家。他把车停在小区的车库里,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走。连续两天的长途跋涉,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。

刚要进单元门,陈国强忽然发现自己车子的雨刷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。他愣了一下,心想谁会在自己的车上放纸条?

走过去一看,纸条上写着几个字:"看看后备箱。"

陈国强的心跳瞬间加速了。这张纸条是什么时候放的?谁放的?为什么要他看后备箱?

他想起这一路上,车子除了在服务区停过,就是在李建军家院子里停了几个小时。难道是在李建军家的时候,有人偷偷放的这张纸条?

可是为什么要让他看后备箱?后备箱里除了一些随车工具,应该没有别的东西啊。

陈国强越想越不对劲,他缓缓走向车尾,手抖着掏出车钥匙。月光下,他的脸色变得苍白,额头上渗出了冷汗。

他深深吸了一口气,慢慢地把钥匙插进后备箱的锁孔。随着"咔嗒"一声,后备箱盖弹开了。

当陈国强看清后备箱里的东西时,整个人如遭雷击,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,手中的车钥匙"当啷"一声掉在了地上。

后备箱里,除了那些随车工具,还多了一个黑色的旅行包。陈国强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包,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车里的。

他颤抖着手拿起那个包,感觉沉甸甸的。拉开拉链一看,里面竟然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沓沓现金,还有一封信。

陈国强的大脑一片空白,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。他拿起那封信,在路灯下仔细一看,信封上写着"给国强兄弟"几个字,字迹很熟悉,正是李建军的笔迹。

陈国强赶紧拆开信封,信的内容让他更加震惊:

"国强兄弟:

如果你看到这封信,说明你已经发现了后备箱里的东西。那六万块钱,我又原封不动地还给你了,另外还加了两万块钱,算是我的一点心意。

兄弟,我知道你对我的情意,也知道你这次来是真心为了小军的参军宴。但是我不能收你的钱,因为我有个秘密一直没敢告诉你。

小军并没有真正被部队录取。他确实通过了体检和政审,但在最后的政治审核中出了问题。原来小军在上大学期间,曾经因为打架斗殴被学校处分过,这个记录影响了他的政审结果。部队通知我们的时候,已经是一个星期前了。

我原本想取消参军宴的,但小军说什么也不同意。他说已经通知了所有的亲戚朋友,如果突然取消,太丢人了。他让我先瞒着大家,等宴席结束后再想办法解决。

我本来想给你打电话,让你别来了,但小军说陈叔叔这么重情重义,如果知道他没当成兵,一定会很失望的。他让我暂时瞒着,等以后有机会了,再告诉你真相。

兄弟,我知道这样做对不起你,让你白跑了一趟,还花了这么多钱。但我实在没有勇气当面告诉你真相,只能用这种方式向你道歉。

你的六万块钱我不能收,再加上我这两万块钱,就当是我对你的补偿吧。不是因为别的,而是因为我们是兄弟,我不能占你的便宜。

小军现在已经重新报名了,准备明年再试一次。我们会吸取这次的教训,让他端正态度,争取明年能真正进入部队。

如果明年小军真的当兵了,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。到那时候,再请你来参加真正的参军宴。

兄弟,请你原谅我的隐瞒,也请你原谅小军的冲动。我们都不想欺骗你,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,实在是身不由己。

希望你能理解我们的苦衷,也希望我们的兄弟情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受到影响。

你永远的战友:李建军

另:这张纸条是我趁你们在屋里聊天的时候偷偷放的,钱也是那时候放进去的。我原本想当面告诉你,但真的没有勇气。"

陈国强看完信,整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,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,该做什么。

原来,李小军并没有真正被部队录取。那个热热闹闹的参军宴,竟然是一场假的庆祝。但是李建军父子为了面子,为了不让亲戚朋友失望,硬是把这场戏演了下去。

陈国强想起宴席上李小军那兴奋的样子,想起李建军那自豪的表情,想起所有人的祝贺和羡慕,心里五味杂陈。

他们为了演这场戏,承受了多大的压力?特别是李建军,作为父亲,看着儿子没能实现当兵的梦想,心里该有多难受?

但是更让陈国强感动的是,李建军竟然把他的六万块钱原封不动地还回来了,还额外加了两万块钱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李建军的品格,说明他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,也不愿意占朋友的便宜。

陈国强想起宴席上李建军的表现,现在回想起来,确实有些异常。他总是显得有些心事重重,话也不多,更多的时候是在陪笑。当时陈国强以为他是太兴奋了,现在才明白,他是在强颜欢笑。

特别是当陈国强拿出那六万块钱的时候,李建军的脸色明显变了。当时陈国强以为他是被这个数目震惊了,现在才知道,他是在为收了这笔钱而感到愧疚。

陈国强拿起手机,想给李建军打电话,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。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了,李建军一家应该都睡了。而且,他们刚刚演完这场戏,心里肯定也很难受,这时候打电话过去,只会让大家更加尴尬。

他想了想,决定先回家睡觉,明天再考虑怎么处理这件事。

回到家里,陈国强躺在床上,却怎么也睡不着。他反复想着李建军信中的话,想着这两天发生的一切。

李小军没能当兵,确实是个遗憾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,这也不完全是坏事。至少说明部队的政审是很严格的,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放松要求。李小军在大学期间打架斗殴,虽然不是什么大错,但确实影响了他的品格形象。

而且,李小军现在才十八岁,明年还有机会。如果他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改正自己的缺点,明年再申请当兵,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。

最重要的是,李建军的做法让陈国强对这个老战友更加敬佩。在那种情况下,他完全可以收下那六万块钱,反正陈国强也不会知道真相。但他没有这样做,而是选择了诚实,选择了把钱还回来。

这就是李建军的品格,这就是当年那个为了救战友差点牺牲自己的排长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他都不会做违背良心的事。

第二天上午,陈国强给李建军打了电话。

"老李,我收到你的信了。"陈国强的语气很平静。

电话那头,李建军沉默了很久,然后说:"国强,对不起,我...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。"

"老李,你听我说。"陈国强打断了他,"这件事你们处理得很对。钱我收下了,但不是因为别的,而是因为我理解你们的难处。"

"国强..."李建军的声音有些哽咽。

"小军没当成兵,确实是个遗憾,但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。部队有部队的要求,这个我们当过兵的人都理解。关键是小军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,明年再努力。"

"你...你不怪我们欺骗你?"

"什么欺骗不欺骗的?你们也是身不由己。再说,你把钱还给我,还额外加了两万,这说明你的品格。老李,这么多年了,你还是当年那个李排长,我为有你这样的战友而骄傲。"

李建军在电话那头哭了,"国强,你这样说,我...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"

"别哭了,大男人哭什么?"陈国强也有些动情,"咱们是兄弟,真正的兄弟。兄弟之间,什么都可以理解,什么都可以原谅。"

"谢谢你,国强,真的谢谢你。"

"别说谢谢,说谢谢就见外了。"陈国强想了想,说:"这样吧,明年如果小军真的当兵了,你一定要通知我。到时候我还是会去,还是会送礼金。"

"好,我答应你。"

"还有,这八万块钱我收下了,但有个条件。"

"什么条件?"

"用这些钱给小军报个培训班,让他好好学习,提高自己的素质。当兵不只是身体要好,品格更要过硬。明年再申请的时候,要让部队看到一个全新的李小军。"

"好,我一定按你说的做。"

"那就这样定了。老李,咱们还是好兄弟,这件事就算过去了。"

"国强,我...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"

"什么都别说了,好好教育小军,让他明年争气就行了。"

挂了电话,陈国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。这件事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。

其实,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次的经历让陈国强对李建军的品格有了更深的认识。在面对诱惑的时候,李建军选择了诚实;在面对困难的时候,他选择了坚持;在面对朋友的时候,他选择了真诚。

这样的朋友,值得一辈子珍惜。

一年后,陈国强真的接到了李建军的电话,告诉他李小军被某部队正式录取了。这一次,没有任何意外,没有任何隐瞒,李小军真正成为了一名军人。

陈国强又一次开车1200公里赶到了李建军的家,参加了李小军真正的参军宴。这一次,李建军的笑容是真正发自内心的,李小军的兴奋也是真实的。

宴席上,陈国强又拿出了一个信封,里面还是六万块钱。这一次,李建军没有推辞,因为他知道,这是战友之间真正的情谊。

"小军,记住叔叔的话,到了部队要做一个好兵,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。"陈国强拍着李小军的肩膀说。

"我会的,陈叔叔。去年的事情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,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。"李小军很诚恳地说。

"好孩子,叔叔相信你。"

这一次,陈国强在李建军家住了三天,两个老战友聊了很多,也回忆了很多。他们的友谊,因为经历了考验而变得更加深厚。

临走的时候,李建军送陈国强到车前,两人紧紧拥抱。

"国强,谢谢你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。"李建军说。

"老李,咱们是兄弟,永远的兄弟。"陈国强拍拍李建军的后背,"记住,无论什么时候,我们都要诚实,都要真诚。这是我们当兵人的品格。"

"我记住了。"

陈国强上了车,摇下车窗,"老李,如果小军在部队干得好,记得告诉我。如果他遇到什么困难,也要告诉我。我们是兄弟,兄弟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。"

"好,我一定。"

车子发动了,陈国强挥手告别。这一次,他的心情比任何时候都要轻松愉快。因为他知道,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,真正的兄弟是值得一辈子信任的。

回到家里,陈国强把这次的经历告诉了妻子张丽萍。张丽萍听了之后,对李建军的品格也很佩服。

"你这个战友确实不错,在那种情况下还能保持诚实,很难得。"张丽萍说。

"是啊,这就是我为什么愿意为他开车1200公里的原因。有些人值得你去付出,有些情值得你去珍惜。"陈国强很感慨。

"那你以后还会这样为朋友两肋插刀吗?"

"当然,只要是真正的朋友,真正的兄弟。"陈国强很坚定地说,"人这一辈子,能遇到几个真心朋友不容易,一定要好好珍惜。"

张丽萍点点头,她现在完全理解丈夫的做法了。

三年后,李小军从部队退伍了,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。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,在部队期间表现出色,还立了功。退伍后,他选择回到家乡,帮助父亲经营超市,同时还考上了公务员。

李小军专门给陈国强写了一封信,感谢他当年的支持和鼓励。信中,李小军说:"陈叔叔,是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,什么是真正的品格。您和我爸之间的兄弟情,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。我会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,做一个像您一样的人。"

陈国强看了信,心里很欣慰。他知道,李小军真的成长了,真的成为了一个有品格的男子汉。

而他和李建军的友谊,也因为这次特殊的经历而变得更加珍贵。他们经常通电话,互相关心着对方的生活。每年过年,两家人都会互相拜年,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。

有时候,陈国强会想起那个深夜,想起雨刷器下的那张纸条,想起后备箱里的惊人发现。那一刻的震惊,那一刻的感动,那一刻的理解,都成为了他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。

真正的友谊,不是建立在虚假的繁华之上,而是建立在真诚的品格之上。李建军用他的诚实告诉陈国强,什么是真正的朋友;陈国强用他的理解告诉李建军,什么是真正的兄弟。

这就是他们的友谊,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经得起现实的冲击,经得起任何形式的挑战。因为它是真的,所以它永远不会变质;因为它是纯的,所以它永远不会褪色。

十年过去了,陈国强和李建军都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了。他们的孩子也都成家立业了,有了自己的生活。但是他们的友谊,却像陈年老酒一样,越来越醇厚,越来越珍贵。

每当有人问起他们友谊的秘诀时,陈国强总是说:"真诚,就是最大的秘诀。无论什么时候,都要对朋友真诚,都要对自己真诚。只有这样,友谊才能长久。"

而李建军也总是说:"感恩,就是最好的品格。无论走到哪里,都不能忘记别人的恩情,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。只有这样,人生才有意义。"

这就是他们的友谊,这就是他们的品格,这就是他们用一生去诠释的兄弟情深。

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能够保持这样的友谊,能够坚守这样的品格,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但是正因为不容易,所以才更加珍贵;正因为少见,所以才更加值得赞美。

陈国强和李建军的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样的,真正的品格是什么样的。在面对诱惑的时候,选择诚实;在面对困难的时候,选择坚持;在面对朋友的时候,选择真诚。这就是做人的原则,这就是友谊的真谛。

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友谊,都能坚守这样的品格,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,找到真正值得信任的朋友,找到真正值得珍惜的情感。

因为在这个世界上,能够遇到一个真心的朋友,能够拥有一份真诚的友谊,是比什么都珍贵的财富。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