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辉达娱乐介绍 >

苦了南方,滋润了北方。就说湖北这夏天,往年就算热得人发闷,高

发布日期:2025-08-04 17:22 点击次数:112

苦了南方,滋润了北方。就说湖北这夏天,往年就算热得人发闷,高湿度也像块湿毛巾搭在后脖子上,熬不过三五天准来场酣畅淋漓的大雨。雨点子砸在青石板上噼啪响,池塘里的水漫到田埂,连蝉鸣都被浇得哑了几分——可今年这天气,热得跟烤炉似的,空气干得能刮出火星子。我上周去江夏乡下,老支书蹲在晒裂的田埂上抽旱烟,烟锅子在龟裂的泥土上磕得直响:"我种了四十年田,头回见伏天里池塘见底,稻叶子卷得跟鸡爪子似的。"

气象台说这叫"干热型高温",和往年"湿热型"是两码事。以前就算气温35℃,湿度飙到80%,那汗还能顺着脖子往下淌,身上总沾着层潮乎气;现在倒好,湿度降到40%以下,太阳一晒,汗刚冒出来就干了,后背晒得火辣辣疼,连喝三瓶冰水都不解渴。街上的冷饮店生意倒是火了,可卖西瓜的老张头直叹气:"往年西瓜泡在水塘里镇着,现在得专门拉冰块,成本涨了一倍,买的人还少——谁舍得花这钱?"

要说这天气怪,倒让人想起另一桩"怪事"。这些年总听北方亲戚念叨"南水来了",刚开始还觉得抽象,直到上个月去北京出差,在胡同里遇见遛弯的王大爷。他指着路边的绿化带说:"以前这地儿一到春天就扬沙,现在草绿得跟地毯似的。知道咋回事不?咱家里拧开水龙头,流的可是长江水!"这才知道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了,累计调水超720亿立方米,相当于往北方搬了3600多个杭州西湖的水量。1.4亿人喝上了长江水,河南的小麦能喝饱水,河北的白洋淀重新泛起碧波,连北京故宫的筒子河都清得能看见游鱼。

我有个表舅在河北农村种大棚,前两年打电话还跟我抱怨:"咱这儿地下水抽得厉害,打井得打到八十米深,水还是咸的。"去年再联系,他声音里都带着笑:"现在好了,南水通到地头,浇地不用看老天爷脸色。上个月下大雨,我还担心大棚积水,结果人家水利站的人来测土壤湿度,说现在墒情正好,不用额外浇水。"更绝的是,以前村里人洗衣做饭都得省着用,现在太阳能热水器随便开,年轻人开玩笑说:"以前洗澡像打仗,现在能唱着歌冲个十分钟。"

不过话说回来,南水北调可不是简单的"搬家"。我查过资料,丹江口水库的水要翻山越岭走1432公里,中途经过明渠、渡槽、倒虹吸各种工程,光是大型渡槽就有27座,最大的漕河渡槽能同时过4辆大卡车。为了保证水质,沿线建了1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,24小时盯着氨氮、总磷这些指标,比给娃娃量体温还仔细。有次看新闻,工程师说最怕的就是水管里长青苔,专门研发了防生物附着涂层,就为让北方人喝上"放心水"。

现在再看南方的天,虽然还是热得慌,但偶尔也能盼来点零星小雨。前天下班路过东湖,看见几个小孩蹲在湖边看水鸟,妈妈说:"今年雨水少,湖面小了一圈,可南水北调的船还在跑呢。"突然就懂了,这调水工程哪是简单的"调水",是把南方的水脉和北方的生机连在了一起。就像老家村口那棵老槐树,根扎得深,枝桠才能往高里长——长江水北上,润的是北方的田,稳的是南方的粮,暖的是亿万人心里的底气。
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