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1943年9月,一架贴着膏药旗的小飞机贴着山头打转,八路军手里那两挺捷克式突突一阵,’砰’地让它当场栽树沟——这事听起来像段子,可这飞机残骸现在就躺在我老家坡后,锈透了还留着俩脚印大小的弹孔。”
那天早上雾气大,太行山盘山道上老乡刚把谷子铺开,听见头顶发动机轰得跟破锣似的。飞机低得能看见座舱里头戴风镜的鬼子,飞行员大概是想来拍八路集结的照片,结果正好撞到晋察冀一支连队的行军路线。带队副连长李万庆只来得及吼一声“架枪!”两挺捷克式就那么一拎一摆,脚架咔哒往石头缝里一卡,二十来发7.92毫米直往外喷。飞机翅膀当时就开菜花,一头扎向半坡的松林子,火球带着黑烟盖了小半个山沟。老乡吓得往窑洞里钻,后来听说里头还落了一张撕碎的航空地图,背面写着“侦察西林口”四个字。
这事搁日本东史郎日记里有记,他说那天远处传来“不像是十一年式”的连射声,“声音干脆利,像剪铁皮”,没过几分钟就收到飞机失联电报。为啥东史郎能一听就分辨?因为直观对比太明显了:歪把子要是碰到华北的干风细沙,弹斗进灰,枪机常常拖泥带水;捷克式不一样,20发小弹匣一甩一插,“咔哒”三秒完事,山沟沟里扬尘再大都不带卡一回。
那年头八路军最难的就是弹药不通用,汉阳造、中正式随身都是7.92子弹,捷克式直接插同一个口子,子弹袋都不用换牌号。想象一下排长老赵带着队伍翻山越岭,背上只背一种弹带,心里踏实得跟揣了俩热馒头。反观日军,歪把子非要跟着三八步枪用6.5毫米弹,后勤补一条线更是弯弯绕;再加上还得随身揣个小油壶随时给子弹擦油,副射手背包里一半空间献给润滑油,行军速度直接被拖慢半步,动不动就掉队。半步在山沟里就是生死差,一点不夸张。
再说那会儿国军、川军、滇军、八路军、游击队,只要弄到手就能用,捷克式是公认的“万能搭子”。四川21军修械所的师傅们拿锉刀卡尺就能敲出备胎件,糙是糙点,但能打响。川军老兵段子龙在世时说过,新兵蛋子头一次在阵地看见捷克式鎏光发亮的散热槽,还以为工艺品,真能端着就跑;轮到缴获的歪把子,技工看图纸直挠头,小零件一套套精得像手表,没机床根本啃不动。
说到便携不得不提那30厘米高脚架。日本人按自家乡下稻田平整地设计,打靶确实稳,可上了中国山道就出了事:shutdown太高,小个子日军射手得撅屁股才能瞄准。对面游击队猫腰冲上来,机枪手整个半身外露,十米相隔就等于挂靶。捷克式脚架低一截,随便一趴一蹲,身体全遮在岩石后;真要有近战,脚尖抵枪托提把一翻就能左右横扫,据说有位班长靠这招突突倒七个小鬼子,事后风轻云淡一句:“省子弹。”
枪口连打一百发就红,这是机枪的铁律。捷克式把枪管当零件用,副射手戴着破布手套一拎就能换,凉水一浇接着再来。歪把子却硬把枪管和机匣焊一起,日军条令明文:连射一百发必须停枪等冷,否则管体鼓包报废。战场生死一秒都嫌长,还等冷?结果就是不少射手冒险扣住板机,打着打着晃一声卡死,不是臭弹就是管弯。东史郎日记里写的那次冲锋,二十多号人蹲在矮墙后本来想压制火力,结果歪把子抽风,“卡、卡”两声没了下文,对面捷克式紧跟着一排横扫,人倒得跟割韭菜似的迫真。
副射手换弹速度也是个硬核对比。捷克式弹匣一甩,新匣往里一搭,听“咔”的一声就算换人也能3秒完成。歪把子得把六排弹板依次码进弹斗,风沙里扒拉两下就糊满眼,手一滑就掉弹。南方梅雨季更恶心,子弹进水胀大,一发顶两发宽,枪手一边扣扳机一边心里骂娘。多折腾十来秒,对面火力窗口就直接糊脸,半条命分分钟交代。
关于声音,很多老兵私下说过:捷克式射击清脆封喉,射手还能听见自己心跳,易控点放;歪把子嗒嗒嗒像破板凳敲地面,枪托还后甩,肩膀第二天紫成酱菜,歪脖子的动作跟落枕似的,打久了脖子酸得想吐。
实打实缴获之后,日军内部都算过细账:整个班8个人扛三挺机枪,重得跟挑山似的,翻一座梁人人喘成破烂风箱。要是哪天运气好摸到两挺捷克式和几百发7.92子弹,鬼子立马“兼并自留”,上峰就算查问,也只当没看见。斋藤邦麻战后写回忆录,直接称“捡到的捷克式是镇队之宝,十一年式后来直接躺仓库吃灰”,士兵用脚投票,道理就是这么直给。
说到改造空间,捷克式更是像白坯布随便画画:边区缺钢材,师傅直接把散热槽削成三条浅沟,照样狙击撂倒人;胆子大的甚至连刺刀卡笋都给安上,端枪冲锋时装一把手半自动,小鬼子见白刃冲来脸当场绿。反观歪把子,零件压得极尽精密,改一寸都卡壳,日军自顾不暇,更没空玩二创。最后只好抄答案:把弹斗扔了换弹匣,脚架砍矮,提把加焊,整出一把九六式轻机枪,业内戏称“捷克式的日本远房表弟”,这在一线官兵眼里就是官方低头认错。
后勤苦、消耗大、结构炸、人体工效反人类……一辆辆歪把子躺在残垣断壁间锈成烂铁,一挺挺捷克式却被擦得锃亮,跟着不同口音的兵走了八年。等日本投降那天,北平城头先升起的不是青天白日也不是红旗,而是一挺捷克式朝天打了半个弹匣,当庆祝礼炮。
说到底,哪款枪更神?真轮不到纸面参数,战场就是最大裁判。要是弹匣够、子弹足、肩膀给力,捷克式陪着八路军走山路、顶地雷阵,也陪着远征军切丛林、夺山头;同一波民兵回头还把大抬杆锯了绑在捷克式前面当简易两脚架。反观歪把子,觉悟再高的日本兵也顶不住天天卡壳,最后纷纷扔掉换别的家伙。
问题来了,要是当年国军仓库能堆满迫击炮重机枪,捷克式还能成“步兵铁骨神器”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