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商环境这事儿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可真不简单。尤其是对企业来说,谁都怕碰上“莫名其妙”的检查、反复无常的执法。就在大家为这些烦心事头疼时,威海市却悄悄递上一颗“定心丸”——出台了《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措施》,专门给企业吃下安心药。
从新闻发布会传来的消息来看,这次的新规不是走过场,而是真刀实枪地细化了标准,把权责清单、事项流程全都捋得明明白白。不仅如此,还把所有涉企执法主体拉出来晾晒一遍,每个部门该查什么、不该查什么,都要有据可依、有章可循。这就像给每位执法人员画了一条红线,让他们在依法办事的同时,也别随意打扰企业正常经营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这套措施还要求各级政府提前制定年度和专项检查计划,不许临时起意、想查就查。所有计划必须经过审批备案,一切安排都有迹可循。这种科学统筹,无疑是给企业减负,也是对那些喜欢搞“一刀切”“突击式”检查说声“不”。过去不少中小微老板总抱怨:“怎么刚送走一个队伍,又来了另一拨人?”现在好了,有了统一台账和透明机制,“多头马车”的局面大大缓解。
除了管住手脚,新规还强调结果互认共享。什么意思?就是你这边已经合格通过,就不用再被其他部门重复折腾。这不仅节省了资源,更让守规矩的好企业能专注发展,不用天天提心吊胆地等着下一次“大考”。
当然,仅靠文件纸面上的规定还远远不够。威海市后续还有动作,比如深化与协会、商会等社会组织互动治理,让监督力量更加多元、更接地气。一旦发现问题,可以第一时间纠偏,而不是等到矛盾激化才来收拾残局。从这个角度看,这些举措既体现出政府服务意识,也彰显出改革魄力。
但说到底,再好的政策也需要落到实处。如果只是挂在墙上当摆设,那无异于隔靴搔痒。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培训力度,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素养;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让受委屈的企业敢于发声;最后建立健全问责机制,对违规乱作为者绝不姑息。一旦形成良性循环,自然能让更多创业者放心投资、大胆创新。
难道我们真的愿意看到一家家本可以做大的好公司,被无序管理拖垮?难道非要等到人才流失、经济冷清才追悔莫及?优化营商环境,从规范每一次行政行为开始,你我都是见证者,也是参与者!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#热点观察家第6期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