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,在一家国企干了大半辈子,以前那套工作方法用得顺顺当当,觉得“我这经验,放哪儿都吃得开”。
可前几年单位改革,新设备、新流程一股脑儿全来了,老张还是抱着老黄历不放,结果工作老是出错,被领导批评,自己还委屈得不行,直嚷嚷“这世道变得太快,我跟不上趟儿了”。
其实啊,不是世道变得快,是老张的思想没跟上变化的节奏。
就像《实践论》里说的,社会在不断地变化,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跟着变,不然就容易同现实社会脱节。
01
毛主席在《实践论》里讲:“任何过程,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,由于内部的矛盾斗争,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,人们的认识运动也要应该跟着推移和发展。”
这话啥意思呢?
打个比方,就好比一条河流,它一直在流动,从不停歇。
社会就像这条河流,内部的矛盾斗争就是推动它流动的动力。
社会里的各种问题、冲突,就像河里的石头,水流碰到石头,就会激起浪花,改变方向,继续向前。
而咱们人的思想认识呢,就得像跟着河流漂的小船,得顺着水流的方向调整,不然就会被冲得七零八落。
02
我有个朋友小李,以前在一家小公司做销售。
那时候市场环境相对简单,竞争也不激烈,小李凭借着热情和一股子冲劲,业绩还不错。
他总结了一套自己的销售方法,就是“死缠烂打”,天天给客户打电话、发信息,有时候客户都被他烦得不行,但为了完成任务,也只能勉强答应合作。
小李还挺得意,觉得自己的方法百试不爽。
后来,小李跳槽到了一家大公司。
这家公司面对的客户群体更高端,市场竞争也更激烈。
小李还是用老一套“死缠烂打”的方法,结果可想而知,客户根本不买账,还觉得他不够专业,不尊重人。
小李的业绩一落千丈,他特别郁闷,找我喝酒倾诉:“我以前的经验咋就不好使了呢?”
我就跟他说:“老弟啊,社会变了,市场变了,客户的需求也变了,你还抱着老黄历不放,能有好结果吗?你得跟着变啊!”
小李听了我的话,开始反思自己的销售方法。
他不再一味地“死缠烂打”,而是先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,然后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,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。
慢慢地,小李的业绩又上来了,还得到了领导的表扬。
小李感慨地说:“看来思想真得跟着社会变啊,不然就只能被淘汰。”
那为啥社会能不断向前推移发展呢?
就是因为社会内部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斗争运动,是矛盾推动社会向前发展。
就像从改革开放初期,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,到后来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,再到现在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升级的矛盾。
这些矛盾就像一个个关卡,咱们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,不断前进,不断发展。
03
我有个亲戚,以前是种地的农民。
那时候,农村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,靠天吃饭,收入也不高。
后来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,鼓励农村发展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等产业。
这位亲戚一开始还不理解,觉得种地就是老老实实种庄稼,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啥。
但看到周围有些村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赚了钱,他也心动了。
他开始学习新的种植技术,引进新的品种,还搞起了农家乐。
现在,他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。
他常说:“要不是跟着国家的政策走,思想转了弯,我这辈子估计还在土里刨食呢。”
为什么社会内部会存在矛盾斗争呢?
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,矛盾是世界、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。
就像阴阳八卦图,黑中有白,白中有黑,相互依存,相互转化。
社会里的各种矛盾也是一样,有贫富差距的矛盾,有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,有传统观念和现代思想的矛盾。
这些矛盾看似复杂,其实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。
回到开头说的老张,如果他能早点意识到社会在变,思想也得跟着变,主动去学习新设备、新流程的操作方法,而不是抱着老经验不放,也不至于落到被批评、被淘汰的地步。
“思想观念随着职位和时间变化而改变”,这可不是一句空话。
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,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,不管你处于什么职位,都得有这种意识。
就像开车一样,如果一直沿着一条老路走,不根据路况和方向调整,迟早会偏离轨道,甚至抛锚。
记住,思想不“变道”,人生就“抛锚”。
得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,关注社会的变化,主动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让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。
只有这样,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,站稳脚跟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