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新闻动态 >

明明抓了大行情,怎么还亏钱!?

发布日期:2025-07-09 08:52 点击次数:92

最近有新朋友刚接触网叔,

偷偷在京东金融搜索了一下“网叔点财”,

发现网叔在京东上的投顾组合,港股组合和全球组合表现非常不错!

港股收益率40.42%,全球组合收益24.26%。

于是不禁心里纳闷:

为啥网叔最近不发车这两个组合?

手都快按不住了,想自己加仓。

额……

你以为网叔是基金圈的“明星经理”啊!?

业绩一好,就开始拿来“骗”规模?

说句难听的,公募基金最大的弊端,就是“顺着人性”,在高位疯狂卖产品。

甚至很多机构干脆“破罐破摔”:你们爱追涨,那我就安排不同策略、撒大网、赌业绩,成一个就包装成明星经理,然后拿着高位业绩来收割。

你只要买,我就赚钱,至于你亏不亏——不重要。

结局,自然一地鸡毛。

这种只能干一锤子的买卖,对网叔来说,实在不值。

投资,从来都是反人性的游戏。

市场永远是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。

真正能赚到的,往往是“卖在人声鼎沸处,买在无人问津时”的人。

如果靠看历史业绩就能赚钱,那人人都是富豪了。

直接买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就好了,哪还有亏损一说!?

现在涨得好,不等于未来继续涨。现在跌得惨,也不代表未来没机会。

过去走势,谁都能看到,却没什么用——

未来走势,才是决胜关键。

1.0

为什么这两个组合不发车?

下面说点专业的。

(1)为什么现在不加仓港股组合?

跟医药组合一样,港股我们已经布局得差不多了,目前仓位是54%。

上一次发车,是关税战大跌那阵子,属于明显的“黄金坑”。

现在,港股的核心权重股估值仍偏低,不算贵,但也谈不上便宜。

我们的仓位已经有不少了,

如果继续上涨,我们也能吃到;

如果出现回调,还有足够“弹药”继续低位布局。

所以现在就静观其变了……

(2)为什么现在不发车全球性组合?

全球组合一直没发车,原因很简单:

网叔对美股顾虑不少。

主要有三点:

(1) 估值贵。

纳指100的市盈率是34.77,处于79.00%分位;

标普500的市盈率是27.48,处在83.64%分位。

即使考虑到AI产业革命带来的估值扩张,当前估值仍然偏贵。

(2) 交易结构“怪”。

最近这波反弹,主力是散户,不是机构。

摩根大通的报告显示,有些交易日散户交易量占比高达36%,创历史新高。

机构反而谨慎,这种结构不健康。

(3) 基本面存疑。

目前,美股估值逼近周期高点,未来走势主要看企业盈利。

但在新一轮关税下,是通胀抬头还是利润缩水,还不清楚。

所以,虽然目前看着涨得不错,但这个位置入场能赚多少,并不明朗。

还是得等等。

还有一个问题,昨天有人看到网叔说创新药:短期震荡,长期牛市才刚开始。

于是就问,有没有场内医药的场内配置推荐?

想这波震荡结束后,场内小资产做个波段。

网叔的答案是,可以考虑恒生医药ETF(159892),它跟踪的是恒生生物科技指数,也就是创新药。

前十大持仓占比约60%,基本都是港股创新药龙头。

今年以来已涨超50%,

如果想买,建议逢低慢慢买,别一把梭哈。

做波段一定要把握好节奏。

不过,恒生医药ETF(159892)经常有一点点折价(一般不到1%),

算是个场内玩家“小福利”。

2.0

最近网叔在管组合的时候,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

很多人在赛道底部,一会买,一会卖,一会又买,一会又卖……

来回折腾。

像极了勤劳的小蜜蜂。

沟通了几个朋友,背后的原因大概有两种:

第一种情况,买了消费,但是发现短期没涨多少。

不知哪里学了一个概念“持有的时间成本”,只要持有的基金没有马上涨,就是持有时间成本高。

于是就忍不住,一会儿换成医药,因为创新药起来了。

一会儿又换科技,因为科技最近涨的多……

第二种情况,就是今年跟着网叔在港股、医药上赚了一波,预期拉高了,就以为网叔专门带着大家做轮动,赚快钱。

然后没轮动起来,就等不及乱动了。

真的误会大了!

我们的投顾组合从底层设计起,就是为了“用时间换空间”,抓大周期的大机会。

进出频繁的轮动操作,看着热闹,其实收益未必高,费心又费力。

网叔常说,核心三点:

“好资产、好周期、好价格”。

在周期底部,用便宜价格买入优质资产,埋伏等待业绩上涨+估值修复,这样才能用最少的精力,换最大的收益。

胜率高,赚钱的空间大。

当然,坏处就是,可能要熬一段没人理的日子。

虽然我们一直在优化买入的点位,时机,但注定,选择了好价格,往往意味着要耐得住寂寞。

今年在港股、医药上这么快就赚一波,说实话,靠的是运气。

不是谦虚,是真的。

在这个投资体系下,赚钱是水到渠成。

但赚钱这么快,一定是运气,我们不能高估自己。

不过,这套体系的妙处就在这儿:

运气差,赚慢点;运气好,赚快点;正面赢,反面输不多。

别管运气来不来,我们都能应对。

另外,这个体系里,有两个时点最忌讳折腾:

以沪深300 为例,

大多数行情,都是横盘-突破-再横盘-再突破,没有一蹴而就的。

底部等不及卖,卖着卖着就卖飞了。

顶部等不及买,买着买着就买在半山腰。

真正的拉升,可能就是几天时间。要想赚钱,最关键是:

雷劈下来的时候,你要在场。

3.0

那么,换个投资体系操作,

一年中各种五花八门的机会,能不能都把握一下呢?

理论上可以的,完美剧本是这样的:

1月初,买入机器人ETF,拿到2月底,赚40%。

2月底,完美切换黄金ETF,拿到4月,赚20%。

4月直接切换成创新药ETF,6月初抛掉,赚60%。

然后换军工ETF,拿到现在,赚10%。

今年,你的收益率=1.4×1.2×1.6×1.1=2.96,累计涨幅196%。

可现实中,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?

说句难听的, 99% 的人连这个涨幅的 25%都没抓住……

为什么?

因为你总是YY 在行情的一开始,你就已经梭哈满仓了。

但通常,一个赛道你能看出来有行情,可能已经涨了15-20%。

这个过程,具体讲,涨10%-15%,你发现它赚钱。涨20%,你确认行情好,才会跟。

而且拿到顶部往往至少回撤10%,你才会选择撤……

等你“确认”机会,已经太晚;

等你“回撤”出场,利润被吞得差不多了。

举个例子:

如果一个赛道一轮上涨是40%,实际你的空间只有 1.4×0.9÷1.2=1.05,也就是5%的收益率。

即便空间是60%,你也只有1.6×0.9÷1.2=1.2,20%的收益率。

发现没,看起来涨的很厉害,你追涨,实际也赚不到多少钱!

你觉得自己能赚钱,其实只是因为你数学不好,不会算。

那么问题来了,怎么“轮动”才行?

答案:提前广撒网,严格止损,频繁试错。

截断亏损,让利润奔跑。

靠少数大胜,覆盖多数小亏。

但这很难,需要你不断止损没机会的赛道,每次割,都亏3-5个点。

真想要做好,

这要求你有铁一样的纪律、岩石般的心态,还得有职业级的操作能力。

4.0

现实中的大赢家,往往是凤毛麟角的天才。

大多数人,只能赚“合理的钱”。

以10年为周期,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,年化10%的产品屈指可数。

以公募为例,按照这个标准去筛选,目前一共有272 只基金符合标准。

分母是多少呢?15914 只基金,占比1.7%……

换句话说:只要你一年能赚10%,就已经击败98%的基金经理了。

听起来不难,但做到非常难。

太多人看不上年化10%,总想着翻倍、暴富,最后反而成了股市里的肥料。

赚“合理的钱”,前提就是:

不贪!!!

别贪自己看不懂、能力圈之外的机会。

其实做人也一样,活得不贪,日子才稳。

这样大概率可以有一个饱满而幸福的人生。

大部分的婚姻失败,要么女人贪,要么男人贪,要么两个人都贪。

很多人中年一事无成,往往也是因为既想赚快钱,又懒得踏实积累,连一样像样的本事都没有。

慢慢来,别急啊!

坚持做正确的事,时间自然会给你回报。

共勉!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