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情真就这么过去了?女超联赛最后四轮冲刺,偏偏在这个时候,足协突然冒出来个集训,真是让人笑出声。你说,集训的意义到底在哪?我刷到消息还在懵,报到时间都赶得比赛车还快,短短十天,从头到尾分三批,到最后真正到国家队的,也就那么六天。你能想象吗?这些女足球员,平时比赛累得脚软,突然叫她们去“集训”,而且你告诉我,这怎么就能算是备战?这不是“走个过场”吗?搞得比开会还随意。
最搞笑的是,年初足协还没动静,这次集训又不在国际比赛日,没有对手,没有比赛,没有热身,凭空搞个集训,不知道是谁的点子。其实目的你们心里明白吧?年底了,谁都知道,就是为了突击“增编”,多领点经费。说白了,就是拿这点时间、点材料,突击套取经费,别的不说,这点时间出来,除了骗一骗跑腿的钱,拿了就算了。
而且,看这名单,真是越看越离谱。30岁以上的球员堆得满满当当,居然多达8人。这阵容,堪比数十年前的老将大集会,搞得不像个未来的队伍,更像个“老人剧组”。记得去年女足世界杯上,30岁以上的就7人,这次多了一个,真是“史上最大龄队”。用这些“老将”去冲刺,能有多大希望?别告诉我,她们还能拼出个“新辉煌”。我看到那一堆“老将”状态惹人担忧,李梦雯休息了三个月都还没练回来,乌日古木拉一年多没比赛,你说她们还能撑久?靠着基础训练,她们还能跑得起?硬撑着来,也只不过是在“演戏”。这究竟是“为未来”拼搏,还是“套钱”找借口?我真不懂。
更别说那些“试训”的戏码了。6人组合的“新血”队伍,都是来自女超、女甲、甚至女乙——随便哪个都比那几个“刮得”还强。难道教练组就看不到吗?叶彤、卢家玉、欧阳玉环,谁的水平还能让人信?可是偏偏就“优先”招了这六个,似乎就为了玩个“新鲜感”。你说,教练组真就没有点判断力?还是说,所谓“选拔”,其实早就定好了底线,反正钱已经到手了,队员的表现,谁在乎?贾秀全带队时还带出了点成绩,东京奥运会、亚洲杯都没白干,赢得点尊重。水庆霞也算给中国女足留下点面子,拿了个亚洲杯冠军,还算拼了命,但你看看这些操作,将来还能走多远?我觉得,坦白讲,没有巨大的变革,只靠这些“旧面孔”,结果只会越走越慢。
可是问题到这里还没完。你别说,就算你看不到前面那些“暗示”,就光看他们的“未来计划”,也是大写的“悬”。都知道,现在的女足要“变老”,但变成“老得更快”,真是令人悲哀。再这样折腾下去,真的能产生什么新气象?你看那些女超联赛的年轻球员,各方面潜力都还在,还能不能抓住机会?举个例子,像叶彤和卢家玉,技术都不输那些“老油条”,他们的可能比这些“老将”靠谱多了吧。
其实我一直在想,这样折腾下来,能不能给中国女足带来一点真正的变化?开个玩笑说,后面跟着是不是就要上“老将”的扶持计划?我说真话,就算说出来,也绝对没人信,反正这屎已经拉到一半了,谁还在乎到底会不会“翻身”?
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?就是一场“伪装的集训秀”,天知道背后藏着多少“套路”。我真希望,有一天有人真正为中国女足想想而不是用“新鲜度”填充老掉牙的名额。看这些操作,你觉得还能寄予厚望吗?还是说,这些套路,早就在他们的计谋里设计好,只等“花样”轮回,拿经费,然后“完事儿”之后,谁还在意结果?
这么操作,粉丝真不翻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