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俄乌前线的战火烧得更旺了,感觉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阴影里。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的袭击次数蹭蹭往上涨,炸弹爆炸的视频在网上铺天盖地,全球都在看。
就在这节骨眼上,俄罗斯一位高级官员突然空降北京,行程保密到家,连中国外交部都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嘴。这可太不寻常了,完全打破了外交惯例。
军事上火急火燎,外交上又搞突然袭击,这背后藏着的大国博弈,可不是一般的复杂。它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,这场仗早就不是区域冲突那么简单了,全球的战略格局都要跟着变。
乌克兰:我的导弹,我的地盘!
乌克兰的军工这几年在西方技术支持下,真是鸟枪换炮。他们自己捣鼓出来的“火烈鸟”巡航导弹,已经开始量产了,成了乌军手里的一张新王牌。
这“火烈鸟”射程能飙到三千多公里,啥概念?莫斯科、乌拉尔山脉以西的重要目标,全在射程之内。俄罗斯过去总觉得地盘大就是安全,现在这观念彻底凉凉了。
《防务周刊》说,这导弹能多点发射,还能机动部署,想打下来可不容易。更牛的是,“火烈鸟”不靠西方零件,生产周期短,成本也比同类产品低一大截。
乌军最近就靠它,频频打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和后方港口,搞得俄军部署节奏都乱了套。八月初,俄罗斯列宁格勒州的乌斯季卢加港就被精确打击,火光冲天,港口设施毁得一塌糊涂。
虽然俄罗斯嘴硬不承认袭击来源,但西方军事智库都心知肚明,这八成是乌克兰自研远程导弹的首次实战。俄罗斯国防部内部简报都认了,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增强,成了俄军后方防卫最大的心病。
俄军多条前线补给线被迫改道,俄罗斯老百姓的心理防线也跟着吃紧。与此同时,美国和欧盟八月又给乌克兰加码了。
美国国会通过新一轮军援法案,要卖给乌克兰三千多枚射程四百五十公里的导弹。这些美制导弹一到手,俄军大部分后勤基地和集结区都得暴露在乌军火力之下,乌克兰的防御能力直线飙升。
虽然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对美制远程武器的使用限制得很严,得五角大楼层层审批,怕把地区局势搞失控。但现在多来源、多射程的武器一股脑涌来,战场天平正在悄悄倾斜。
欧盟也大手一挥,追加四十五亿欧元给乌克兰,主要用来提升防御和稳定经济。这军事和经济援助的速度,比去年快了不止一倍。美欧联手,给乌克兰军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作战物资,也让乌克兰在谈判桌上腰杆更硬了。
普京密使,北京有啥大买卖?
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这时候低调访华,这不声不响的架势,就说明此行有多重要、多敏感。沃洛金可不是一般角色,他在俄罗斯政坛地位特殊,以前是总统办公厅副主任,对克里姆林宫的决策门儿清。
沃洛金被看作是普京身边的核心智囊。他这次访华的神秘感,简直吊足了胃口。没有官方宣布,没有媒体宣传,更没有红毯仪式,这种“润物无声”的安排,恰恰说明中俄关系已经成熟到一定境界,战略互信深得很。
沃洛金这次来,至少肩负着三重任务。首先是政治家身份,作为俄罗斯立法机构的头儿,他得跟中方聊聊,怎么在立法层面深化合作,共同应对美欧不断升级的制裁。
其次是信使角色。沃洛金就是个“活体加密电报”,给普京接下来长达四天的访华之旅铺路。普京和当年特朗普在阿拉斯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