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可不小。
一条铁路,南北贯通,从河内直达胡志明市。
要花多少钱?差不多700亿美元。
这笔钱对越南来说,几乎是掏出了家底,占了他们一年GDP的16%。
就这么个天价项目,一时间,全世界但凡有点实力的,眼睛都亮了。
中国、日本、韩国,还有远在欧洲的德国、法国,都想来分这块蛋糕。
越南领导人苏林,最近就去了趟韩国,跟总统尹锡悦见了面。
桌上谈的重点,就是这条高铁。
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等着消息,结果呢?
谈了,但没完全谈妥。订单,也没签。
这就很有意思了。
韩国人开的条件,听着就让人心动。
他们说,我们不光给你修,还把技术给你,甚至帮你建厂,以后你自己就能造。运营成本?我们想办法给你降到最低。
这听起来简直是“保姆式”服务。
而且,韩国和越南这几年关系好得穿一条裤子。2022年底,两国就已经是“全面战略伙伴关系”了,这是最高级别的关系。
三星这些韩国大厂,早就把越南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,建了无数的工厂,养活了几十万越南工人。
有这层关系打底,韩国人觉得自己赢面很大。
但总有人觉得不踏实。
圈内人都嘀咕,韩国在国内修高铁是把好手,可这么大规模的海外项目,他们真玩得转吗?经验,好像还差点意思。
这时候,就得看看另一个玩家了。
日本。
说到修高铁,日本可是老前辈了。他们的新干线,是全世界的一块金字招牌。
而且,日本人不是临时抱佛脚,他们为了越南这条高铁,已经琢磨了十几年了。
从2009年开始,日本的国际协力机构就派人过去搞研究、做勘探,方案都出了好几版。
他们就像一个耐心的猎人,为了这只猎物,潜伏了太久太久。
日本的优势,是技术成熟,经验丰富。他们卖的,是一个确定性。
一个野心勃勃的新贵,一个深耕多年的老手,这戏已经够好看了。
可别忘了,牌桌上还有一个最不能忽视的角色。
中国。
中国的玩法,跟日韩都不一样。
中国手里捏着的,是一张王牌,一张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牌。
这张牌叫“标准”。
一条铁路,最重要的参数之一,是轨距,就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。
现在国际上最通用的标准,是1435毫米。
巧了,中国通往越南的那条跨境铁路,用的就是这个标准。
更要命的是,越南高层,包括苏林在出访前,就已经内部拍了板:未来越南所有新建的铁路,都必须跟中国的轨距对上。
你品品这句话。
这意味着,不管最后谁来修这条高铁,用的技术、造的车,都得符合这个1435毫米的标准。
不然,越南南北大动脉修好了,却跟北方邻居的铁路网接不上,那不成了个笑话?
中国几乎没怎么高调宣传,却已经悄悄地把游戏规则给设定好了。
这就像打牌,别人还在抢着出牌,中国直接把底牌的规则给定了。
现在,你再看越南的举动,是不是就清晰多了?
他们不是选择困难,而是精明得很。
把所有顶级玩家都请到牌桌上,让你们互相竞争,把最好的技术、最低的价格、最优惠的条件都摆出来。
这叫“货比三家”。
毕竟是掏空家底的投资,谁不希望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?
越南心里其实有本账,而且账本写得清清楚楚。
他们内部早就定好了时间表:2025年之前,项目必须批准。2030年,必须开工。目标是2045年,全线通车。
为什么是2045年?
因为越南的国家梦想,就是在2045年成为一个发达国家。
这条高铁,就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发动机。
所以,苏林去韩国,更像是一次精准的试探和施压。
他要让所有竞标者都看到,越南的选择很多,你们都得拿出点真本事来。
越南甚至可能不会把整个项目都给一个国家。
分段建设,让多国合作,风险大家一起担,利益大家一起分。
这盘棋,越南下得很大。
它赌上的,是整个国家的未来。
这条铁路一旦建成,将彻底改变越南的经济版图。
它不仅仅是运人运货,更是资本、技术和信息的快速通道,能把越南从南到北那些散落的经济明珠,串成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。
最后这单子到底花落谁家,也许没那么重要了。
重要的是,当第一列高铁在越南的土地上呼啸而过的时候,这个国家的未来,也就跟着开出去了,再也回不了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