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俄媒《消息报》发出重磅警告,提醒中国千万别被航母导弹的“钢铁外壳”迷惑,现代战争早已演变,“暗处捅刀”的无形杀招诸如网络瘫痪、卫星致盲、金融绞杀、舆论抹黑等,其威力比炮弹狠十倍。
在网络领域,网络攻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。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,各国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加深。一旦关键网络系统遭到攻击导致瘫痪,将对国家的经济、社会秩序乃至军事行动造成毁灭性打击。例如,能源、交通、金融等关键基础设施若被网络攻击,整个国家的运转都会陷入混乱。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,提升网络防御能力。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机构持续发力,应对各类网络安全挑战,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构建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以抵御潜在的网络瘫痪攻击。
卫星在现代战争和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为军事行动提供通信、导航、侦察等支持。然而,卫星也面临着诸多威胁,“卫星致盲”就是其中之一。此前,美国军方曾公开叫嚣可以对中国卫星群组发动打击行动。对此,中国也在积极发展反制手段。据《南华早报》报道,中国科学家在激光武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开发出全球最大的硒化钡镓(BGSe)晶体,直径达60毫米,这一成果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反卫星领域的能力,对潜在的卫星致盲威胁形成有效威慑。
金融领域同样是现代战争的“战场”之一。“金融绞杀”是指通过操纵国际金融市场、实施金融制裁等手段,对目标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破坏。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。为应对可能的金融绞杀,中国不断推动金融改革,加强金融监管,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。同时,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,降低对美元等单一货币的依赖,增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。
舆论抹黑也是西方国家常用的手段之一。通过有组织地在国际舆论场发布不实信息、歪曲事实等方式,企图误导国际舆论,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,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。中国则积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通过多种渠道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,传播中国声音,展示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打破西方舆论垄断,提升国际舆论的引导能力。
俄媒《消息报》的警告为中国敲响了警钟。面对现代战争的新变化和新挑战,中国需要全面提升应对能力,在重视传统军事力量发展的同时,大力加强网络安全、太空安全、金融安全和舆论传播等领域的建设,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御体系,以维护国家的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 。 #热点新知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