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娶的姻缘,无尽的悲歌——张作霖与戴宪玉的爱恨纠葛
爱而不得。是人生至苦。
18岁的戴宪玉。在1905年。遇见了32岁的张作霖。那一刻。她的人生。彻底转向。
“嫁给我。你父亲就能活。”
张作霖的声音。不容置疑。戴宪玉的手。在袖中颤抖。她已有心上人。李海庭。那个与她青梅竹马的男子。婚期都已定下。秋天。她就该披上嫁衣。
如今。她却要为另一个男人。穿上红装。
父亲戴锡成在狱中。罪名是“通匪”。生死。全在张作霖一念之间。她别无选择。
泪水。砸在地面上。迅速洇开。消失不见。像她尚未绽放。就已凋零的爱情。
“我……答应。”
一场交易。断送一生幸福。
一、 【强扭的瓜,从不甜】
新婚之初。张作霖对这位用手段夺来的三姨太。极尽宠爱。
有求必应。百般讨好。
戴宪玉的冷漠。在他看来。别有一番风味。那是未彻底征服的象征。
但新鲜感。与征服欲。很快褪去。
张作霖的本质。是土匪。是军阀。喜新厌旧。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性。
戴宪玉刚进门不久。张作霖就迫不及待地迎娶了四姨太许澍旸。一个更年轻、更温顺、更懂得讨好他的女人。
戴宪玉的心。慢慢冷了。她本就对这婚姻毫无期待。此刻。更添屈辱。
她甚至一度没能住进帅府。因为张作霖顾忌大夫人的意见。连家门都不让进。妾的身份。让她倍感羞愤。
当她终于被接纳时。却是与四姨太一同进门。这份羞辱。达到了顶点。
她的脾气。本就因家境优渥而有些骄纵。如今。变得更加暴躁易怒。
她开始用打骂下人来发泄怒火。一点小事。就能让她勃然大怒。鞭子抽下去。皮开肉绽。
她恨。恨这个囚禁她的牢笼。恨这个毁掉她人生的男人。
二、 【弟弟的死,最后的稻草】
压垮骆驼的。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。而是每一根。
戴宪玉的弟弟戴宪生(一说戴锦标)。凭借姐姐的关系。在帅府当警卫。
年轻人。被惯坏了。嗜酒。惹是生非。
一次醉酒后。他竟开枪打碎了整条街的路灯。民怨沸腾。
张作霖大怒。为了树立军威。整顿纪律。他下令:枪决。
戴宪玉慌了。那是她唯一的亲弟弟。她跪在张作霖面前。苦苦哀求。眼泪流干。声音嘶哑。
张作霖无动于衷。
面子。军纪。权威。远比一个女人的哭泣重要。枪声响起。戴宪玉的世界。彻底崩塌。
最后一丝牵连。断了。
她对张作霖。从此只剩下刻骨的怨恨。
三、 【旧情复燃?心灵的出逃】
心死了。人还能去哪?
戴宪玉找到了曾经的未婚夫李海庭。恢复了联系。
或许。只是在书信中。互相倾诉。那些未尽的情绪。是她在深宅大院里唯一的慰藉。
“忽闻仁兄病体违和,深知全系愚妹牵涉所致。悔不该当初一念之差,毁我青春,亦毁兄之前程。”
一纸信笺。载不动许多愁。更载不动张作霖的雷霆之怒。
事情很快败露。张作霖感觉受到了巨大的侮辱。绿帽子。是男人最不能忍受的耻辱。尤其对他这样地位的人。
剧烈争吵。革去李海庭的职。甚至动用酷刑。戴宪玉再次跪求。换得李海庭一条生路。但后者出狱后不久便郁郁而终。
最后一条路。也堵死了。
四、 【青灯古佛,了却残生】
哀。莫大于心死。
一次。因为侍女将茶水洒在她身上。戴宪玉再次挥鞭。张作霖目睹现场。终于爆发。
“你要是不想在府里待了,就滚出去!”
这句话。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。也给了她最后的“自由”。
好。我滚。
戴宪玉转身离开。没有丝毫犹豫。她径直去了尼姑庵。要求削发为尼。
师太惧于张作霖的权势。不敢自作主张。跑去请示。张作霖沉吟半晌。挥手道:“出家,可以,但不许落发。”
或许。还有一丝挽留?或许。只是顾及自己的颜面?
戴宪玉的回应。决绝而彻底——她拿起剪刀。亲手剪断了一头青丝。
与红尘。与张作霖。彻底了断。
从此。古佛青灯。晨钟暮鼓。她在尼姑庵里。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。1921年。病逝。年仅34岁。
无儿无女。孤零零地来。孤零零地去。至死。不愿再做张家鬼。
五、 【悲剧的回响,时代的注脚】
戴宪玉的悲剧。仅仅是她的性格造成的吗?
不。
她是那个时代。无数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女性缩影。
她的美貌。成了原罪。她的爱情。在强权面前。不堪一击。父亲、弟弟、爱人。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。一个个被毁掉。
她抗争过。用暴躁的脾气。用冷漠的态度。甚至用精神出轨的方式。但最终。所有的挣扎。在绝对的权力面前。都显得苍白无力。
她就像乱世中的一朵花。被狂风强行采摘。又随意丢弃。任其枯萎。
张作霖强娶了她的人。却从未得到她的心。他毁了她的一生。自己也并未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。这桩婚姻里。没有赢家。
以爱之名?行占有之实。最终。只剩荒芜。
一段感情。若开始就建立在强迫、欺骗与不平等之上。那么无论外表多么华丽。内里早已腐朽。注定倾覆。
开始错了。往后每一步。都是错。
强求的爱。不是爱。是劫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