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,中东的局势如同一盘散乱的棋局,叙利亚再次成为焦点。
以色列战机突然空袭叙利亚,震碎了特朗普政府对新政权朱拉尼的期待,而远在俄罗斯的巴沙尔·阿萨德却因此看到了局势的微妙变化。
巴沙尔·阿萨德的曲折人生
巴沙尔·阿萨德1965年出生于大马士革,出身叙利亚最具权势的家族。父亲哈菲兹·阿萨德通过1970年的政变上台,统治叙利亚近三十年,靠强硬手腕和宗派平衡维持稳定。巴沙尔并非家族的首选接班人,兄长巴西勒才是政治明星。
然而,1994年巴西勒的车祸身亡,打破了家族计划。巴沙尔从伦敦的眼科医生培训中被召回,进入军校,接受仓促的政治与军事训练。
2000年,哈菲兹去世,巴沙尔接任总统,年仅34岁。他上台时,叙利亚人对这位西化教育的年轻人寄予厚望。巴沙尔推动了有限的改革,释放部分政治犯,开放互联网,试图给国家注入活力。
但改革很快受阻,国内的阿拉维派精英和安全机构抵制变革,外部的西方压力也让巴沙尔收紧控制。叙利亚的紧急状态法延续,监控无处不在,族群矛盾暗流涌动。
2011年,阿拉伯之春波及叙利亚,抗议演变为内战。巴沙尔依靠家族掌控的军队,与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援,顽强对抗反对派和极端组织。
内战让叙利亚满目疮痍,数百万人流离失所。2024年,反对派攻入大马士革,巴沙尔政权崩溃,他被迫流亡俄罗斯。
以色列空袭与特朗普的失算
2025年6月,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震动了中东局势。据可靠消息,6月12日,以色列战机突袭叙利亚南部,目标是朱拉尼政权控制的军事设施。
此次行动由以色列精心策划,动用了F-35战机,打击了朱拉尼政权的防空系统和武器库。
以色列官方宣称,空袭是对朱拉尼政权近期行动的回应,特别是其对德鲁兹社区的打压。德鲁兹人是以色列在中东的盟友,朱拉尼的举动触碰了以色列的敏感神经。
空袭的背景与叙利亚内部的族群冲突密切相关。6月初,朱拉尼政权在苏韦达省对德鲁兹社区实施高压政策,逮捕了多名社区领袖,引发抗议。
抗议升级为小规模武装冲突,朱拉尼派兵镇压,进一步激化矛盾。以色列借此机会介入,以保护德鲁兹为名,实则向朱拉尼政权发出警告。空袭后,以色列军方发布声明,强调所有战机安全返航,行动精准且高效。
这场空袭让特朗普政府的计划陷入尴尬。2025年初,美国高官曾访问大马士革,与朱拉尼会面,公开表达支持,试图通过他稳定叙利亚局势,抗衡伊朗和俄罗斯的影响。特朗普的策略是将朱拉尼作为代理人,巩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。
然而,以色列的行动打乱了这一布局。叙利亚在美国的地缘战略中远不及以色列重要,面对以色列的强硬态度,美国只能选择沉默,朱拉尼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。
特朗普的如意算盘——通过扶持朱拉尼获取利益——彻底落空,显示出美国在中东政策的矛盾与局限。
叙利亚的动荡与阿萨德的处境
朱拉尼政权在内外交困中艰难维持。空袭后,叙利亚南部的族群冲突进一步加剧。德鲁兹社区与其他地方武装的摩擦持续,政府军的镇压行动收效甚微。
6月15日,苏韦达省爆发大规模抗议,民众要求释放被捕领袖,政府军与抗议者发生零星冲突。
北部地区,库尔德武装也趁机扩大地盘,与朱拉尼政权对峙。叙利亚的内战风险再度上升,朱拉尼的统治基础受到严重挑战。
国际社会的反应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。俄罗斯谴责以色列的空袭,称其为“破坏地区稳定的挑衅”。伊朗则表示将继续支持叙利亚的“合法力量”。
美国虽未公开批评以色列,但对朱拉尼的支持明显减弱,援助计划被搁置。朱拉尼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挽回局面,6月18日,他与土耳其官员会面,寻求支持,但土耳其的回应谨慎,仅表示关注叙利亚的稳定。
远在莫斯科的巴沙尔·阿萨德密切关注着叙利亚的动荡。6月20日,他与俄罗斯官员会面,讨论局势,但未公开表态。俄罗斯为他提供庇护,但并未明确支持他重返叙利亚。巴沙尔的流亡生活平静而低调,他深知重返叙利亚的难度。
内战和政权崩溃已让他的支持基础瓦解,族群分裂和外部干预让叙利亚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。最终,巴沙尔选择留在俄罗斯,远离权力漩涡。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