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突然关上了水龙头,巴基斯坦的农田瞬间干裂。
卡拉奇街头,送水员艾哈迈德的水车又一次空了,他对着电话那头焦急的居民说:“再等等,我马上去补水。 ”
这座城市2000万人口中,40%的人和他一样,每天在断水和洪水的夹缝中求生。
水成了武器。
印度内政部长沙阿公开宣称:“永远不会恢复执行《印度河用水条约》。 ”
这条维系了印巴65年和平的河流协议,被单方面撕毁。
导火索是四个月前克什米尔的枪击事件——26名游客遇难,印度将矛头直指巴基斯坦。
灾难从农田蔓延到餐桌。
巴基斯坦80%的农业灌溉依赖印度河,如今旁遮普省的麦田成片枯黄,信德省的棉花地裂开蛛网般的缝隙。
联合国报告显示,全国70%的农田面临绝收,小麦价格三个月暴涨400%。
医院里,拉合尔的医生用矿泉水给产妇接生;手术室因停水暂停非紧急手术;卡拉奇的贫民窟里,妇女顶着水罐步行十公里寻水。
更狠的招数还在后面。
旱季刚断水,雨季就泄洪——印度突然打开杰纳布河大坝闸门,下游刚返青的庄稼瞬间被洪水吞噬。
“这是供水恐怖主义! ”巴基斯坦外交部怒斥。
而印度水资源部长乔希的发言登上头条:“不会让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。 ”
2.4亿人的生存红线正在断裂。
印度河滋养着巴基斯坦65%的农田、60%的饮用水和30%的电力。
如今水电站停摆,全国每天停电12小时;纺织厂机器沉寂,60%的出口产业瘫痪;俾路支省分离势力趁机抬头,街头抗议者举着空水桶高喊“战争”。
军方的导弹对准了边境。
巴基斯坦在荒漠试射可携核弹头的“阿戈斯”巡航导弹,射程覆盖印度腹地;枭龙战机编队贴着克什米尔实控线超低空掠过,震得印度哨所玻璃嗡嗡作响。
陆军参谋长穆尼尔的警告通过电视台传遍全国:“断水就是宣战。 ”
外交战场同样硝烟弥漫。
巴外长达尔在联合国安理会甩出卫星图:印度关闸后,境内河流水位骤降70%。
伊朗、阿富汗突然成为巴基斯坦的水资源盟友;中巴经济走廊的迪阿莫·巴沙大坝加速施工,中国工程师在工地彻夜亮着探照灯。
国际法庭陷入沉默。
尽管专家认定印度违反《联合国跨境水道公约》,但英国《卫报周刊》点破残酷现实:“裁决可能永远无法执行。 ”
南非籍国际法官的叹息被媒体反复引用:“这是国际政治的彻底失败。 ”
冰川融水在悄悄消失。
气象数据显示,印度河年径流量十年间萎缩18%,源头冰川正以每年减少35亿吨的速度消亡。
干涸的河床上,送水员艾哈迈德抽空给女儿买了新课本,封面印着淡蓝色的河流——那是他只在童年见过的,印度河丰沛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