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达娱乐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辉达娱乐 > 新闻动态 >

美版知乎:为何印度如此喜欢与中国比较,而中国却不关心印度?

发布日期:2025-08-08 14:45 点击次数:164

有位印度网友在海外问答平台上抛出了一个问题:为何印度总爱拿中国作比,中国却对印度不甚关注?

印度热衷于和我国进行比较,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。自独立以来,凭借英国留下的资产与设施,印度对我国似乎总有种莫名的优越感。“上海号称‘东方小孟买’”这一说法,至今仍是网络上用来调侃印度人无知自大的幽默段子。

过去,印度确实强于我们,还想凭借优势侵犯我国边境,结果却把一场入侵战打成了首都保卫战,这让印度民众百思不得其解,仿佛就此激活了某种特殊的“基因”。近几十年来,中国人民埋头奋进,国家发展突飞猛进,经济、建设、教育普及等各方面都焕然一新,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第三大军事强国。近些年,不少印度博主来到中国,眼前的一切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。他们发现,当印度还在以中国为比较对象时,中国与印度更多的是开展交流与合作,似乎真的不太在意印度的比较。

在海外问答网上,就有印度网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:为什么印度喜欢和中国比较,中国却不关心印度?这个问题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,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他们的观点。

一位毕业于南威尔士大学、常去印度出差的外国网友UmairUsman表示:

要是你觉得中国认为印度构不成威胁、不值得比较,原因其实很简单。我和不少中国人聊过,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,印度是个低收入国家,到处都是贫困与苦难,这就是普通中国人对印度的印象。我曾和去印度出差的中国商务人士合作过,他们从不在酒店外就餐,或者只选择性地去一些地方,因为觉得那里太“不卫生”。只需从空中俯瞰上海和孟买,稍作对比,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,无需多言。要知道,中国是中等收入国家(类似土耳其或墨西哥),而印度属于低收入国家(类似巴基斯坦或孟加拉国)。

名为Fellcor的外国网友也持相同观点:

原因很简单,人都是往高处走,不会总低头看。

第二名会把第一名或冠军当作目标,研究他们的比赛视频、训练体系,以及任何能击败他们的方法。

冠军或许会找其他联赛的冠军较量来提升自己,

但绝不会为了寻求灵感或进步而向下对比。

就读于格里昂高等教育学院、在国外生活的中国网友JamieWang称:

我曾错误地对印度人抱有很高期望。

评论区的内容恰恰暴露了你们的可悲。

大多数印度人要么对我进行人身攻击,要么攻击中国,要么就宣称印度取得了胜利,

几乎没人能提出合理的论点。

印度改变了GDP计算方法,而中国仍沿用90年代的方法,得出的数值较低。但在实际生产方面,比如钢铁、电力、食品等领域,印度远落后于中国。印度没有采取实际行动,只是改变了参考标准,这就像美国提高肥胖标准,以此自欺欺人地认为肥胖人数减少了一样。(顺便说一句,这有点像疫情期间特朗普声称不做检测就没有感染那味儿)

我总能看到世界各地有人说印度比中国更有潜力,因为他们觉得印度起点低,最终会发展得很好。

但这些人完全忽视了一个事实: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。

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中国铁路里程从2.1万多公里增加到15.5万多公里,其中高铁里程达4.2万公里。

再看印度,从1947年的5.8万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6.8万公里。

与GDP不同,基础设施很难调整或造假。

为了让印度的GDP数据好看,莫迪在2015年和2018年两次修改了计算方法。

印度甚至把贫民窟的棚屋按市场价格计入GDP,还将牛粪纳入其中,并且重新设定了2005年至2012年的增长基线,因为2012年的基数较低。

而在中国,商贩收入和房屋租金至今未计入GDP。

2022年,印度用电量增长8%或10%,中国为3.6%。

但中国的实际用电量是8637太瓦时,印度为1390太瓦时。

这意味着中国实际增长量约为8637×3.6%≈311太瓦时,印度实际增长量为1390×10%=139太瓦时。2022年中国的实际增长约是印度的2.24倍。

中国其实很重视印度,因为印度有能力给中国制造麻烦,

但中国不会把印度当作战略竞争对手,因为印度的所作所为难以让其他国家认真对待。

人们总在谈论印度的潜力,认为包括其民主制度会助力其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发展。在我看来,这只是让印度人对中国产生负面情绪、给他们信心去给中国制造麻烦的一种方式。我的建议是,印度应该真正开始脚踏实地做事,而不是制造更多虚假的表象。莫迪被邀请到美国,并不意味着美国会竭尽全力让印度成为超级大国。美国只是想让印度充当枪手来骚扰中国,拖延中国的发展。一旦目的达成,印度很快就会被美国抛弃和压制。

中国人民大学毕业、现从事媒体/主编工作的中国网友Shou'enLi表示:

印度确实喜欢和中国比较,而中国并不太在意这种比较。

但在很多方面,中国是关注印度的。两国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,都孕育了灿烂的文化,都有着友善的人民。而且,两国都拥有庞大的市场,现在都十分重视科技……还有很多共同点。

当然,谁也无法否认,这两个邻国之间存在分歧,其中最棘手的是边界问题。此外,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也让印度十分不满。

那么,为什么印度喜欢和中国比较呢?

一般来说,每个人都有尊严,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,

国家也是如此。

不妨试想一下,你和几十个同学在一个班级里,若想提升自己,考上更好的院校,实现有尊严的生活,你会和成绩最差的同学比较,还是和表现更好的同学比较?显然是后者,对吧?

在表现较好的群体中,假设你在50人的班级里排名第20左右,你会选择和谁比较呢?是最顶尖的那个,还是排名10到20之间的?应该是后者,对吧?

同理,排名10到20之间的人会和落后的人比较吗?还是会关注排名1到10之间的人?

明白了这个逻辑吧?

中国更愿意和美国比较,以此激励自己取得更大、更远的发展。

不过,我觉得印度也该开始和美国比较了。

这位中国网友的比喻赢得了无数人的称赞和认同,其中一位印度网友SannivBhaduri评论道:

这样简洁又恰当的回答,解答了所有主要问题。但要理解那种切肤之痛……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推论!

聊到印度的话题,自然少不了战忽局的同志,名为ManFeng的中国网友幽默地说:

首先,中国得拆除所有公厕。其次,得允许人们坐在高铁车厢的顶上。不然,中国怎么可能超过印度呢。

曾在印度生活过的中国网友Jiangjunling表示:

我是中国人,在印度工作过一段时间,去过印度的一些城市和村庄。

我个人认为,未来10到20年,印度与中国的差距不会缩小,只会越来越大。

首先,印度错失了工业化的黄金机遇。

从1989年冷战结束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这20多年是全球经济全球化的黄金时期。

在这近20年里,西方发达国家将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,

中国抓住了这个机会,而印度却没有!

2008年次贷危机后,西方国家意识到制造业空心化的危险,开始严格控制制造业外流。

就在这时,印度才开始专注于制造业,但好时机已经过去了。

近年来,印度制造业有所发展,外资也进入了印度。然而,当前印度吸引的外商投资和中国的外商投资有很大不同。

外资进入印度,是为了抢占印度的内需市场;

外资来华投资,不仅是为了占领中国市场,更是为了满足全球需求!

外资在印度投资,更多是为了满足印度政府的市场准入要求,

不难判断,印度制造的产品缺乏全球竞争力,在印度以外的地方很难看到印度制造的产品。

其次,印度可能会错过第四次工业革命。

很多人把高速通信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命科学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,

但印度人仍热衷于IT行业,在第四次工业革命领域的投入很少。

我不是说印度完全不投资,而是投入很少,还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。

未来,科技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,甚至命运。

第三,印度的环境危机。

作为中国人,我亲眼目睹了工业化对中国环境的破坏。

破坏环境容易,修复却很难。如今,中国每年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远超教育经费和军费开支的总和,

但环境修复需要几代人的时间,有些甚至永远无法修复。

不幸的是,我在印度也看到了类似的环境破坏,印度的人口密度比中国高,环境承载力却比中国低。

印度必须解决环境问题,否则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和动乱。

第四,印度的教育危机,

尤其是教育不平等问题。

就我个人观察,印度有20%的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但另外80%的人的教育质量和环境却很糟糕。

教育的不平等导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,

印度应该特别关注大众教育质量,并加大投入。

关于印度喜欢和中国比较而中国却不关心印度的话题,还有很多不同的回答。这些回答都阐述了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”的道理。在许多外国人看来,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,让他们成为一个非常聪慧的群体。合作、发展、互帮互助、互利共赢,才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。
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
查看更多

推荐资讯